众力资讯网

灌区水情监测系统:管理现代化新实践

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灌区水情监测系统成为破解水资源管控难题、提升水利管理效能的核心支撑。该系统整合前沿传

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灌区水情监测系统成为破解水资源管控难题、提升水利管理效能的核心支撑。该系统整合前沿传感与信息化技术,构建全域覆盖、精准高效的水情监测网络,为灌区水资源调度、水价核算、工程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农业水利现代化转型。

政策驱动与现实诉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强化水利信息化建设,广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计量设施配套要求,大中型灌区需实现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

水利工程专家强调,当前中型灌区存在监测分散、数据滞后、人工依赖度高等问题,难以适配精细化管理需求。构建标准化水情监测系统,既是落实政策的硬性要求,也是解决用水计量不准、调度缺乏数据支撑等痛点的关键举措,能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设计规范与核心准则

系统设计严格遵循《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参考地方水利信息化建设导则,确保技术合规、数据互通。

建设过程坚守多重准则:贴合灌区监测、调度、管理实际需求保障实用性;科学设定数据采集传输间隔满足实时性;通过优选设备、配置备份强化可靠性;融入前沿技术彰显先进性;遵循统一规范实现信息共享与设备标准化;采用开放式设计预留扩展空间,适配未来功能升级。

系统架构与核心建设

三层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 “前端监测 - 数据传输 - 平台管理” 三层架构,前端采集数据,传输层实时上传,平台层集中处理,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前端监测站点布设

监测站点选址兼顾代表性与连续性,重点部署在支渠、斗渠取水口等关键位置。每个站点由核心设备、供电、防雷设施组成: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与雷达水位计精准测量流量、水位等参数,高清摄像头实现可视化监控;太阳能与蓄电池组合供电保障户外稳定运行;防雷设施有效规避雷电损害,立杆与防水机柜适配户外复杂环境。

数据传输与平台功能

数据通过 4G 无线与有线以太网双模式传输,遥测终端缓存存储数据,确保信号中断时不丢失。管理平台基于数据库构建,支持多终端访问,具备数据采集、可视化展示、查询分析、预警告警等功能,可生成各类报表,实现多站点数据对比,异常情况及时触发报警。

应用价值与保障机制

系统落地使灌区用水管理从人工模式转向智能化管控,精准数据支撑科学灌溉调度与水价核算,动态监测保障工程安全运行,降低维护成本。

投资估算遵循相关规范,涵盖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维护等环节。建立一年期运行维护机制,通过定期巡检、设备校准、软件升级,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发挥效能,为农业水价改革与水资源节约利用提供持续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