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事儿确实让人挺窝火的。
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来家里做客,看上人家的收藏品张口就要,不给就闹,最后还砸坏了价值几十万的天花板和水晶灯,这搁谁身上都得心疼加头疼。

博主是 Labubu 的资深收藏者,对家里那个挂在天花板上的藏品珍视得不行,还专门和价值 30 万的意大利进口水晶吊灯搭配陈列,那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结果这远房亲戚倒好,为了让博主帮忙给自家孩子转学,招呼都不打一声,也没完全征得同意,就带着孩子上门了。
这做法本身就挺没礼貌的,感觉有点太随意了,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感受。
然后孩子一看到天花板上的 Labubu,就想要,被拒绝后那反应,简直了!

撒泼打滚哭闹不说,还直接拿起遥控器砸向天花板。这客厅吊顶可是玻璃材质的啊,一下子就碎了,玻璃碴子散落一地,幸好没伤着人,可这事儿也够吓人的。
更惨的是,连那水晶吊灯都遭了殃,灯臂断了,水晶也散落一地,这损失可大了去了,初步估算维修费用就得 40 万。

再看看这涉事孩子,闯了这么大祸,全程一点悔意都没有,他父母的态度更是让人无语。博主一开始报警了,这事儿警方也建议私下协商,毕竟是未成年人和民事纠纷嘛。
结果协商的时候,孩子父母居然说 “家庭拮据”,就愿意赔 2 万,还得分两次给,这和 40 万的损失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啊,根本就不够。

这还不算完,博主把这事儿发到社交平台上,孩子父母反倒不愿意了,说公开这事儿 “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甚至导致未来被霸凌”,要求博主删帖。

这理由也太牵强了吧,自己孩子犯错不承担责任,还怪别人公开?而且还跑去联系博主父母,拿 “亲戚情分” 来压人,让博主父亲来调解。
博主父亲还因为以前受过他们帮助,就想着大事化小。这亲戚间的情分,在这时候怎么就变味了呢?

这事儿在网上一发酵,网友们那可是炸开了锅,观点基本都是一边倒的。
大家都觉得这涉事父母就是典型的 “溺爱养出熊孩子”,光担心孩子被霸凌,却完全忽视了孩子闯祸该承担的责任,这不就是在逃避教育义务嘛。

还有网友说得也在理,亲戚之间的情分可不能成为逃避赔偿的借口啊,你求人办事,还纵容孩子破坏别人东西,这就是没把边界感当回事儿。
就连外网网友都留言说,孩子得学会承担后果,过度保护以后只会犯更大的错。

其实啊,Labubu 也不是第一次引发争议了。
之前好多地方都出现过民众为了抢购它在门店打架斗殴的情况,泡泡玛特还暂停了英国境内实体店的销售呢。
但说到底,潮玩只是个导火索,关键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行为选择上。不管是抢购时候的混乱,还是这孩子因为要不到东西就搞破坏,都说明有些人在欲望和规则面前,根本就把握不好平衡。
从教育的角度看,这孩子做出撒泼、破坏这些举动,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明显就是长期缺乏规则教育。
他父母这种 “护短式” 的处理方法,更是让孩子觉得 “犯错不用负责”,这观念一旦形成,可太可怕了。
就像网友说的,这次砸的是财物,要是不赶紧纠正,以后说不定会闯出更大的祸。

从亲属相处这方面来说,这亲戚 “无边界的求助”,还有处理事情时候 “逃避责任的调解”,让原本的 “亲戚情分” 变得越来越淡,成了消耗彼此信任的负担。
这事儿最后虽然博主家修好了,但留给咱们的思考可不少。
咱们当家长的,孩子犯错了,可不能 “护短”,得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这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成长教育。
亲戚之间相处,也得有个度,得互相尊重边界,该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得承担,不然这所谓的 “情分”,最后只能变成矛盾的导火索。
咱们普通人家里要是有什么贵重物品或者珍藏,也得留个心眼儿,做好防护措施,别让类似的意外发生。这事儿真的给咱们提了个醒,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