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件堆料到实际体验,小米17在多个核心维度对苹果17形成了全方位碾压,以下是基于2025年最新发布的实测数据与技术突破的分析。

一、续航与快充:降维打击
小米17搭载7000mAh金沙江硅碳负极电池,容量是苹果17(3300mAh)的两倍多,实测中度使用续航可达1.5天,而苹果17勉强支撑一天 。充电速度更是天差地别:小米17支持100W有线快充(40分钟充满)和50W无线快充,而苹果17仍采用20W有线快充(1.5小时充满)和15W无线快充。对于商务人士或户外用户,小米17的续航组合彻底消除电量焦虑,而苹果用户仍需随身携带充电宝。
二、性能释放:多核反超与散热革命
小米17全球首发骁龙8 Elite Gen5芯片(台积电3nm),Geekbench多核跑分11525分,反超苹果A19芯片(多核11054分)4.3%。实测《原神》须弥城场景中,小米17凭借6580mm²超大VC均热板+环形冷泵,帧率稳定59.8FPS,机身温度仅42.8℃;而苹果17因散热设计保守,温度达45℃,帧率偶降至55FPS。日常使用中,小米17可同时开20个APP不闪退,而苹果17后台管理更严格,多任务灵活性不足。
三、影像系统:硬件堆料与算法突破
小米17 Pro Max配备1英寸大底主摄(索尼IMX989)+5倍潜望长焦,主摄和长焦均带OIS防抖,进光量比苹果17 Pro Max多70%,夜景暗部细节更清晰。其自研“夜枭算法3.0”可在0.1勒克斯超低照度下彩色成像,逆光人像发丝轮廓分明,而苹果17依赖计算摄影,夜景动态范围略逊。视频方面,小米17支持8K 60fps杜比视界录制,而苹果17的8K视频防抖虽稳,但长焦微距功能缺失。
四、屏幕与交互:护眼与创新兼顾
小米17标准版采用6.3英寸2K 120Hz LTPO屏,支持1440Hz高频PWM调光,夜间使用更护眼;苹果17虽升级至120Hz高刷,但仍为1080P分辨率,且低频PWM调光易引发视觉疲劳。创新交互上,小米17 Pro Max搭载2.86英寸妙享背屏,可用于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复古掌机模式(搭配保护壳)等,而苹果17仍依赖Face ID,交互方式单一。
五、价格与性价比:1500元差价的鸿沟
小米17标准版(12+256GB)起售价4499元,苹果17标准版(256GB)起售价5999元,差价达1500元。相同预算下,小米17能提供更大电池、更快快充、更强影像和更高屏显素质,而苹果17的溢价主要来自iOS生态和品牌价值。以顶配版为例,小米17 Pro Max(16+1TB)售价6999元,苹果17 Pro Max(1TB)则高达13999元,性价比差距悬殊。
六、生态与隐私:开放互联与安全防护
小米澎湃OS 3.0支持跨设备互联,可直接控制小米汽车、智能家居设备,跨设备文件传输速度达80MB/s;而苹果iOS 26的生态协同仅限苹果设备,开放性不足。隐私保护方面,小米17提供手机分身、剪贴板自动清理、空白通行证权限等功能,硬件级调用提醒更全面;苹果17虽注重隐私,但功能丰富度不及小米。
七、耐用性与附加功能
小米17 Pro Max采用龙晶玻璃3.0,抗跌落性能提升30%,并支持IP68/IP69防尘防水(苹果17仅IP68),可承受高温高压喷射水冲击。其他实用功能包括全功能NFC、红外遥控(控制家电)、AI字幕(实时翻译外语视频)等,而苹果17的eSIM支持仅限部分地区,功能相对单一。
碾压背后的战略逻辑
小米17的全面领先,本质是技术普惠与用户需求深度洞察的结合。通过自研芯片(澎湃P3)、供应链整合(7000mAh电池量产)和定价策略(4499元起),小米打破了苹果的高端垄断,让旗舰体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续航和性价比的用户,小米17是唯一理性选择;而苹果17仅适合iOS生态依赖者或对视频拍摄有专业需求的创作者。这场对决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两种技术路线的碰撞——开放创新与封闭生态的较量,最终胜负已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