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百年家国情”系列文艺项目工程启动

为了以优秀文艺作品迎接20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2025年10月21日,红船融媒与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共同启

为了以优秀文艺作品迎接20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2025年10月21日,红船融媒与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文艺创作工程——“百年家国情”系列文艺项目。

启动仪式群贤毕至。前来参加工程启动仪式的革命后代及重要嘉宾分别是——

周恩来总理侄女、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社长赵德润,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钧及夫人,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清,叶挺将军之孙、知名导演叶大鹰及夫人,革命先烈罗亦农孙女、著名水电专家罗西北之女罗渝及先生,红船融媒总编辑朱顺忠,红船融媒值班总编辑张永恒,红船融媒公益部主任、孙中山玄侄孙女、孙治平侄孙女张星彤等。

活动还汇聚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杰出企业家、社会贤达、公益机构代表及文化演艺界人士,包括中国市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捷、广东省希贤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唐玲、联安研究院院长胡光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教授刘中哲、中国香港知名影视演员刘锡明等。

大家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一场温情与信念交织的公益盛会。

在启动仪式上,赵德润社长对本项目的目标做了重点阐述。作为革命后代的代表,周秉德、叶大鹰、罗渝等人对本项目给予了真挚期许。

▲从右起:赵德润、罗渝、周秉德、叶大鹰

活动现场,红船融媒公益部主任、孙中山玄侄孙女张星彤对项目做了详细分享。

本项目旨在以“百年家国情”为核心主题,通过纪录片、电影、话剧、电视剧、文艺展演等多元艺术形式,系统性地挖掘、创作并传播蕴含于百年党史、军史中的红色记忆与家国故事。项目将通过与革命后代的深度共创,确保历史的真实与情感的厚度,并以公益交流为纽带,凝聚社会力量,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与广泛影响力。项目计划于2025年10月正式启动,并于2027年10月全面完成,为期两年,旨在向新时代献上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性、精湛艺术性与强烈感染力的文艺精品。

这是一个追溯革命历史根脉的工程。百年风云激荡,一部中华民族追寻复兴的奋斗史诗,由无数革命先辈用信仰与生命书写,由万千普通家庭用奉献与坚守传承。这些深植于时间深处的红色记忆与家国故事,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滋养我们前行不竭的力量源泉。然而,时光荏苒,亲历者正逐渐老去,那些鲜活的故事、那份炽热的情感,面临着被岁月尘封的风险。我们有责任,与时间赛跑,进行一场系统性的挖掘与抢救。

这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铸魂工程。我们深知,历史的真实,不仅在于宏大的叙事,更在于个体的命运与情感;家国的情怀,不仅存在于典籍之中,更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脉里。因此,本项目将打破单一的创作模式,融合纪录片、电影、话剧、电视剧等多元艺术形式,力求以最精湛的艺术手法,构建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

尤为重要的是,将开启一场“深度共创”的实践。我们将诚挚邀请革命后代,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情感的守护者,深度参与到创作的全过程。他们的讲述,将确保历史的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他们的情怀,将为作品注入无可替代的真诚与厚度。这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精神的传承。

同时,项目主创团队将始终秉持公益之心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通过一系列公益交流活动,让这些凝聚着血与火、爱与痛的故事,走出档案馆,走出小圈子,走进校园、社区、千家万户,触动更多人的心灵,特别是激励年轻一代,深刻理解“家”与“国”的命运与共。

据悉,从2025年10月起,至2027年金秋,项目的目标而是力求打造一系列兼具深刻思想性、精湛艺术性与强烈感染力的文艺精品。当这些作品最终呈现时,能让观众们在历史的回响中看清前路,在情感的共鸣中凝聚力量,让百年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激励所有人,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写下这一代人的无悔篇章。

编辑:符潇文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