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蒜蓉粉丝扇贝是组装货?

烤架上滋滋冒香的蒜蓉粉丝扇贝,谁看了不咽口水?可现在知道这一口的“真相”,再香的味都能让人把饭吐出来——那鲜美的扇贝,居

烤架上滋滋冒香的蒜蓉粉丝扇贝,谁看了不咽口水?可现在知道这一口的“真相”,再香的味都能让人把饭吐出来——那鲜美的扇贝,居然是“组装货”:4分钱一个的壳,配3毛钱的冷冻肉,商家买回来拼一拼,就成了餐桌上的“硬菜”。

这事儿离谱到什么程度?淘宝上“烧烤专用扇贝壳”卖得火热,商家还贴心提醒“用之前洗刷干净即可”;冷冻肉更是按斤批发,几毛钱就能买一大块。商家把壳和肉往一起一凑,淋上蒜蓉粉丝,标价翻几十倍卖给顾客——我们花大几十块吃的“海鲜”,其实是成本不到4毛钱的“拼接货”。

更让人窝火的是“欺骗”。谁吃扇贝是为了吃“壳+冻肉”?我们图的是新鲜海鲜的鲜,可商家把“组装”当“创新”,把“以次充好”当“赚钱捷径”。你以为咬到的是Q弹的扇贝肉,实际可能是冻了大半年的劣质肉;你以为的“海鲜味”,不过是调料堆出来的假象。

这哪里是“做生意”,是把消费者的健康当儿戏。那些廉价的冷冻肉,有没有经过检疫?有没有变质?那些回收的扇贝壳,有没有洗干净?这些问题商家不管,只想着“低成本高利润”——反正吃不出急性病,就算吃坏肚子,也未必能查到自己头上。

可食品安全从来不是“赌运气”。以前我们怕“地沟油”“瘦肉精”,现在连正经餐馆里的海鲜都能是“组装货”,这让普通消费者怎么放心吃饭?不是我们太敏感,是商家的“底线”越来越低: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敢往餐桌上端。

有人说“反正吃不死人”,这话才是最可怕的。食品安全的底线,是“不能害人”,可现在有些商家连“不害人”都做不到,只想着“怎么糊弄人”。今天是扇贝,明天可能是生蚝、是大虾,把“组装货”当成常态,最后坑的是所有人的健康。

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外吃饭别光看“卖相”,那些过分便宜、过分香的“海鲜菜”,背后可能藏着猫腻。更重要的是,监管得跟上——别等出了大事才查,要从源头管起:廉价冻肉的来源、回收壳的流向,都得查清楚,让这些“组装货”没地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