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微小焦螟VS堂堂县令: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聊斋志异·焦螟》

淄川县令的官宅,本该是政令所出的肃穆之地,却在某个深冬之夜,被无形的阴影缠上......(正文开始)翰林院侍读董默庵先生

淄川县令的官宅,本该是政令所出的肃穆之地,却在某个深冬之夜,被无形的阴影缠上......

(正文开始)

翰林院侍读董默庵先生家,近来被狐狸精搅得鸡犬不宁。好好的院子里,瓦砾砖石总会突然像下冰雹似的从天而降,家人吓得只能扎堆奔逃躲藏,非得等这阵“石雨”停歇了,才敢蹑手蹑脚地出来干活。董先生对此愁得寝食难安,干脆借了孙怍庭司马的宅子搬过去避一避,可没想到,那狐狸精竟也跟了过去,骚扰依旧没个停歇。

一天清晨,董先生在朝房等候上朝,闲聊时无意间说起自家这桩怪事。有位大臣听了,随即说道:“内城住着一位关东来的焦螟道士,他擅长驱妖降魔的法术,好多人都受过他的恩惠,效果很是灵验。”董先生听后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散朝后立刻登门拜访,恳请道士出山相助。

焦道士听明缘由,当即用朱笔写下一道符咒,让董先生带回家贴在墙上。可这狐狸精竟毫无惧色,非但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抛掷砖石,闹得比之前更凶了。董先生没办法,只能再跑一趟,把情况如实告知道士。

焦道士这下动了怒,当即随董先生赶往他家。到了之后,道士立刻在院中筑起法坛,焚香念咒做起法来。不多时,就见一只身形硕大的狐狸乖乖伏在法坛之下。董家众人被这狐妖折腾了这么久,早就恨得牙痒痒,一名婢女一时没忍住,抄起身边的木棍就朝狐狸打去。可棍子还没碰到狐狸,那婢女突然双腿一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道士见状,眉头紧锁道:“这妖孽十分猖獗,连我都要费些功夫才能降服它,一个女子怎能如此轻率地招惹它?”稍顿片刻,他又说道:“也罢,借她的身体来审问这狐狸,倒也省些事。”说罢,道士竖起手指,口中念念有词地咒了许久。忽然,地上的婢女猛地坐了起来,对着道士直直跪下——此刻她的声音、神态,已然变成了那只狐狸的模样。

道士沉声问道:“你原籍何处?”婢女用狐狸的腔调答道:“我本是西域所生,和我一同进京城的,还有十八个同伴。”道士厉声道:“天子脚下,岂容你们这些妖孽长期盘踞?速速离开!”狐狸却低着头,一声不吭,像是在抗拒。

道士猛地一拍法坛,怒喝道:“你敢违抗我的命令?再敢拖延,休怪我用法术饶不了你!”这话一出,狐狸顿时露出惊恐的神色,浑身发颤着连连称是,说愿意遵从道士的吩咐。道士又催了一句“快滚”,婢女随即双眼一闭,再次倒在地上,过了好半天才悠悠转醒。

就在这时,众人忽然看见四五团白花花的东西,像圆球似的在屋檐边滚动。仔细一看,正是那几只作祟的狐狸。它们一个个首尾相衔,顺着墙根飞快地逃窜,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董先生家再也没被狐妖骚扰过,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正文完)

《焦螟》作为《聊斋志异》中聚焦 “家庭异事” 与 “人性博弈” 的经典篇章,并非单纯讲述 “驱妖除怪” 的志怪故事,它通过 “无形之祟” 的设定,将家庭困境、人性弱点、社会矛盾浓缩于一个短篇故事中,既满足了读者对 “悬疑情节” 的喜爱,又传递了 “敬畏天道、坚守正道、珍视家庭” 的核心价值观。其意义跨越时空,至今仍能让我们在品味悬疑故事的同时,反思家庭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与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