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港26岁男大学生家中窒息亡,颈部缠布电脑现色情画面

青春戛然而止,卧室惊现诡异场景10月23日晚,香港葵涌葵俊苑的一间出租屋里,26岁的大学生黄某永远停在了青春的节点——父
青春戛然而止,卧室惊现诡异场景

10月23日晚,香港葵涌葵俊苑的一间出租屋里,26岁的大学生黄某永远停在了青春的节点——父亲推开房门时,他仅穿内裤瘫在椅子上,颈部缠着一条蓝色布条,电脑屏幕还亮着某色情网站的画面。

黄某是香港某大学二年级学生,10月21日晚曾告诉妹妹“要准备考试”,之后多日没露面。父亲因担心,23日傍晚撞开门,才发现儿子已昏迷不醒,急救人员赶到时已无生命体征。警方勘查后确认无他杀痕迹,初步排除自杀,案件交由杂项调查队跟进,现场未发现遗书。

一条命的消逝,藏着多少未被看见的挣扎?1. 26岁的“考试季”,为何成了终点?

黄某的死亡,最让人心揪的是“准备考试”的背景。26岁的大学生,本该是冲刺学业、规划未来的年纪,却倒在“考试压力”和“色情沉迷”的双重漩涡里。电脑屏幕的色情画面、颈部的布条,拼凑出一个年轻人在欲望与压力间的失控:或许他想用色情缓解焦虑,或许他用缠布的方式“惩罚自己”,又或许只是一时冲动……无论哪种,都暴露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更扎心的是家人的“后知后觉”——妹妹被叮嘱“别打扰”,父亲多日未见才敲门。我们总以为“年轻人自己能扛”,却忘了再坚强的人,也需要一句“累了吧?歇会儿”的关心。

2. 警方排除自杀,真相更让人不安

警方说“初步排除自杀”,意味着可能有意外或他杀,但无论哪种,都指向一个事实:黄某的死亡不是“突然”,而是长期积累的悲剧。

如果是意外,他可能低估了缠布的危险性;如果是他杀,凶手是谁?是熟人?还是网络上的“隐形人”?这些疑问,警方还在调查,但对黄某家人来说,答案或许已不重要——他们失去的,是一个会喊“爸、妈”的孩子,一个曾说“要准备考试”的大学生。

3. 色情不是“解药”,孤独才是隐形杀手

黄某电脑里的色情画面,揭开了当代年轻人的隐秘困境:学业压力、社交孤独、情感缺失,让很多人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可色情内容只会暂时麻痹神经,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当压力越积越多,当孤独越来越深,有些人就会用极端方式“逃避”——就像黄某,用布条缠住颈部,或许是想“勒住”那些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情绪。

这不是“堕落”,是“求救”。可惜,他没等到家人的敲门声,没等到朋友的问候,最终成了悲剧的主角。

每个“黄某”,都需要被看见

黄某的离去,是家庭的痛,也是社会的镜子。它照出年轻人“报喜不报忧”的倔强,也照出家人“忙到忽略关心”的遗憾。

我们无法阻止所有悲剧,但可以做的是:多给身边人多一句“今天累吗?”,少点“你要坚强”的说教;发现异常时,多敲一次门,多问一句“需要帮忙吗?”。

最后想问问:你身边有长期“报喜不报忧”的年轻人吗?你觉得该怎么打破“孤独的壳”?评论区聊聊,愿每个“黄某”都能被及时拉一把;愿每个家庭,都少点“后知后觉”的遗憾。

愿青春不再戛然而止,愿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