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敏洪向新东方员工发布的全员信
一封来自南极的浪漫来信,为何激怒了深夜加班的打工人?

俞敏洪在南极旅游“此刻,我正站在南极的冰雪世界中。四周是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11月16日,新东方32周年纪念日,创始人俞敏洪从南极发出的这封全员信,本应是一封充满温情的鼓励信,却意外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
有网友统计,这封992字的信中,17次提到“我”,5次提及“南极”,却对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鲜有涉及。
当俞敏洪在南极看着企鹅抱团取暖,借景抒情地鼓励员工时,不少新东方员工正在熬夜加班做续费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老板与员工之间的错位对话,暴露了当代职场中日益加深的鸿沟。
01南极来信:理想主义与现实压力的碰撞
俞敏洪的这封内部信,延续了他一贯的理想主义与文人情怀。在信中,他以南极的坚守与美丽类比新东方的企业精神,提出新东方要成为“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应成为“商家良知的代表”,新东方文旅则要“让更多的人把世界装在心里”。
典型的俞敏洪式表达,寄情于景的写作方式一直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表达并非首次。在2022年新东方29周年时,他的纪念文章开头便是一段秋景描写;2023年30周年演讲,他同样回顾了孤身上路的创业历程。
然而,同一种风格,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却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与往年不同的是,2025年的新东方正处在转型关键期。据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骤降73.7%至710万美元,主要受东方甄选业务拖累及商誉减值影响。
同时,核心教育业务增速逐季放缓,2025财年营收增速从上一财年的43.9%降至13.6%。
02员工回应:从“心灵鸡汤”到“残酷现实”

老板的南极来信,并未收获预期的共鸣,反而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疑似新东方员工的负面反馈。一位自称新东方教育板块的员工透露,纪念日当天仍在加班做续费方案,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觉得讽刺”。

更有员工精准概括了这种错位感:“老板在南极看企鹅,我在工位看KPI。”这句调侃迅速引发共鸣,道出了广大打工人的集体痛点。
一个自称“本周已经喝了六杯咖啡还保持清醒的普通员工”,以“给俞敏洪的一封回信”为题,写道:“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这些回应与俞敏洪的原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两者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线教育行业从业者倪静理性地表示:“在工位上班的员工看着老板在南极度假,需要的其实不是共情,更多的是因为老板赚的钱与自己无关。如果他在信里同时说全体新东方人放假一天,可能故事就不一样了。”
03理想老板:从个人魅力到实质关怀
那么,什么样的老板才能真正获得员工的认可和追随?这个问题在当今职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理想的老板应懂得公私分明。一位好老板本身须有正义感、廉洁、高尚的情操且缺一不可。他们不应将自我放在第一位,而是使下属感到是“替公司做事”,而不是为你一个人拼搏。
同时,为下属争取高薪、不提倡加班也是员工对理想老板的期待。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强制加班或只会空谈情怀的老板,难以获得员工的真正认同。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同样是好老板的基本条件。有些老板喜欢吩咐某位下属留意另一下属的行为,这实乃小家子气的举动。作为老板,等于军队中的将领,须有大将风度方能服众。

崔培军,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被称为最爱发钱的老板
更重要的是,理想的老板应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正如河南矿山老板崔培军,公司年利润2.6亿,他拿出1.7亿分给员工,不仅给员工发,还把福利延伸到员工父母和子女。
他的5000人集团,不签到、不打卡,只要求“人品端正、孝顺父母”。
04沟通的艺术:共情与务实并重
俞敏洪此次“翻车”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沟通的失败。它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当老板与员工处于不同的现实处境时,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当代员工,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职场沟通有了新的期待。他们更倾向于务实、平等、直接的交流方式,而对传统的“鸡汤式”鼓励越来越不买账。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道:“不喝鸡汤了,南极熬的也不行。”
网友声音(部分)理想的上下级沟通,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日本著名企业家曾归纳,理想的企业家需要“有人情味,总能考虑别人的痛处”。
这种共情能力,在当今职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同时,上传下达,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也是理想企业家的重要素质。在面对公司困境时,员工更需要的是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明确的指导,而非空洞的鼓励和遥远的情怀。
05转变与期待:当代员工价值观的进化

俞敏洪抖音页面截图
俞敏洪南极信翻车事件,折射出当代员工价值观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家长式领导风格,在当今职场越来越难以奏效。
如今的员工更加注重实际权益与个人尊严。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指令,而是希望参与决策过程;他们不再被虚幻的情怀所打动,而是更关注实实在在的回报与尊重。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指出,新东方在教育行业积累三十年,在中产或教育精英阶层中有广泛的影响力,个性鲜明、极具个人魅力的老师和员工是新东方重要的资产。
然而,随着新东方从激情创业阶段走向成熟企业阶段,员工结构和管理模式必然发生变化。
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认为,新东方的转型正在走上轨道,但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家不断失去“中国合伙人”的企业,如今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和完成分内之事的打工人。
“抱团取暖、同甘共苦的氛围更多是过去”。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老板值得所有牛马追随:比如↘

今年5月,世界首富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要回归“7×24小时”工作制,表示会睡在会议室、服务器机房或工厂里



理想的老板,不是站在南极冰山上的说教者,而是与员工一起在战场上并肩前行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