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个国家——古巴。
它是西半球独一无二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也是坚定的反美先锋。然而,美国对其实施的经济封锁与制裁,已长达六十余载。古巴有着贫穷、幸福感与发展潜力这三大显著特质。
从地理坐标看,古巴距离美国南部极近,直线距离仅180公里 。尽管近在咫尺,古巴却毫不畏惧,坚决与美国对抗,堪称反美先锋,但也正因如此,承受了美国长达六十多年的经济封锁与制裁。
即便面临如此困境,古巴在众多领域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发展成果。
古巴实行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并行的体制,普通民众的生活在配给本与自由市场之间转换。
政府的配给制度旨在保障民众的基本温饱,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却让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
大多数普通民众每月工资仅约200元,物质条件并不富裕,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令人惊叹的是,古巴这个看似贫穷的国家,在全球真正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和义务教育。国民识字率高达99%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在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成就位居拉美前列,甚至超越了不少发达国家。
不仅如此,大量住房分配给平民,让人们有了安稳的住所,无需担忧漂泊。即便物资相对匮乏,政府始终将民生保障置于首位。
在外部封锁的限制下,古巴积极发展本土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制药等领域,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体系。
长期的外部压力不仅没有击垮古巴,反而增强了古巴人民的凝聚力以及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全国上下在应对封锁挑战的过程中,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自然而然的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古巴,地处加勒比海西北部。它东临海地,南距牙买加140公里,北部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相距约200公里。其领土由古巴岛、青年岛以及1600多个岛屿组成,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国土总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古巴的货币是比索,大约1美元等于24比索。首都是哈瓦那,哈瓦那分为旧城与新城两部分。旧城因保留众多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城则拥有宽阔街道和现代化建筑,彰显着古巴在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片土地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海时首次发现了它。
1511年,西班牙远征军征服古巴并开始殖民统治。1868年至1895年,古巴先后爆发两次独立战争,可惜均以失败告终。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获胜后占领古巴,此后古巴沦为美国的附庸。1903年,美国强行租借古巴两处海军基地,其中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至今仍被美国占据。1959年,卡斯特罗率领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统治,建立革命政府,古巴自此成为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1962年,美国宣布对古巴实施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这一封锁至今仍未解除。
但古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封锁下,依然如璀璨明珠般屹立于加勒比海之上。
古巴宛如一个自带电影滤镜的国度。漫步在首都哈瓦那的街头,斑驳的老建筑与满街的老爷车,散发着独特的复古气息,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别具一格的风貌。
在这里,你能深切感受到这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的坚守与独立。时间仿佛在这里定格,仿佛被世界遗忘。
尽管物质条件不算优渥,但古巴人民拥有最纯粹的快乐。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当地人跳着萨尔萨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音乐、舞蹈和笑容直面生活的挑战。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让人不禁重新思考财富的真正含义。或许未来某一天,古巴会逐渐迈向现代化,但这里的独特风景,一旦见过便难以忘怀。
你还了解古巴的哪些美景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