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深度试驾捷途纵横G700:全能硬派越野车,能否打破"爆款魔咒"

作为玩越野八年的老炮,对硬派 SUV 的期待从来都是 “能扛造、少掉链”。但 在芜湖长江边的一幕,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 —

作为玩越野八年的老炮,对硬派 SUV 的期待从来都是 “能扛造、少掉链”。但 在芜湖长江边的一幕,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 —— 一台 3 吨重的 SUV 居然在江水里稳稳前行,22 分钟横渡 1480 米宽的江面,当时水流速度超 5 公里每小时,江面上还有不少乱流漩涡。这台车就是全球上市的捷途纵横 G700,深度试驾后,今天聊聊它的真实表现。

捷途纵横G700

一、上市即爆款?价格与订单的意外之喜

让我没想到的是订单数据,盲订 24 小时就破了 3.2 万台。同行的越野圈朋友不少都下了单,大家的共识是:这个价位能配齐防水、动力、卫星通讯这些配置,诚意很足。我试驾的是顶配版,后续提到的体验都基于这款车型。

捷途纵横G700

二、“海”:水里开的底气,藏在密封细节里

渡江事件不是噱头,试驾时我特意找了城郊一条积水的河道,亲测了它的防水能力。能在江里行驶的核心是 IP68 级防护,这是船舶级的标准,全车核心部件都做了防水处理。

(一)看得见的密封设计

打开发动机舱,能看到正时罩盖是整体式设计,销售说这样能减少前油封接触水的机会。点火线圈外层有明显的密封胶圈,气门室罩盖上有几条细长的排水槽,就算有少量水渗进去也能及时排走。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发变结合面用的是多层密封垫,变速箱、电机和电池组都做了多重密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护网。

(二)实测涉水:胸口深的水也能过

第一次试涉水时心里没底,先在 900 毫米深的区域试了试(没开空气悬架),水位到车门中间位置,缓慢行驶时车内没有任何渗水痕迹,仪表盘也没报故障。后来打开空气悬架升高车身,尝试了 970 毫米的深度,差不多到我胸口位置,车轮激起的水花溅到前挡风,但动力输出很平稳,没有顿挫感。

上周市区暴雨,一段路积水快没过马路牙子,周围的车都在绕路,我开着它直接通过,后视镜里能看到其他车主的惊讶表情。这种底气在雨季太实用了。

捷途纵横G700

捷途纵横G700

捷途纵横G700

捷途纵横G700

捷途纵横G700

三、“陆”:4.6 秒破百,越野公路两相宜

硬派 SUV 的核心还是路面表现,纵横 G700 的鲲鹏超能混动 CDM-O 系统,在两周的试驾里给了我不少惊喜,不管是城市通勤还是野外穿越都能 hold 住。

(一)动力:红灯起步经常窜出去

这套动力系统由 2.0TD 发动机、三个电机和纵置 2 挡 DHT 变速箱组成,销售报的参数是 665 千瓦功率、1135 牛・米扭矩,实际开起来的感受就是 “有劲”。市区红灯起步时,轻踩油门就能感觉到推背感,好几次没控制好力度,车头轻微抬头,旁边的车都被甩在后面。

封闭场地试百公里加速时,仪表盘显示 4.6 秒,这个速度在这么重的 SUV 上很难得。高速上时速 120 公里再加速,动力储备依然充足,超车时不用长时间深踩油门。

(二)越野:三把锁不是摆设

周末去了趟郊外的越野基地,特意选了有陡坡和碎石的路线。切换到低速四驱模式,扭矩放大 4.5 倍,配合三把差速锁,爬 30 度的碎石坡时,车轮没有明显打滑,动力能精准分配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

有一段炮弹坑路段,车身起伏很大,但悬挂滤震很干脆,没有多余的弹跳。同行的朋友开着另一台越野车陷在泥地,我用低速四驱轻松把他拖了出来,这时候才体会到强动力和四驱系统的价值。

(三)补能:10 分钟充够返程电

纯电越野车的续航焦虑我一直有,但这台车支持 800V 高压平台 6C 超充。上周去外地越野,中途电量剩 30%,在服务区充电站充了 10 分钟,电量就到了 80%,刚好够返程的路程。充电接口设计得很顺手,快充口在左后翼子板,慢充在右前,不管是快充站还是家用桩,停车都方便。

四、“空”:没信号也能求救,无人区的安全感

越野最担心的就是去偏远地方没信号,遇到紧急情况叫天天不应。纵横 G700 的卫星通讯系统,在试驾时解决了这个痛点。

(一)“纵横苍穹互联” 怎么用?

这套系统和车载 ECALL 绑定在一起,中控屏上有个卫星通讯的图标,点进去能看到信号强度和可用功能。在市区时信号稳定,我试着发送了一条定位信息给朋友,大概 10 秒就收到了反馈。

周末去山区穿越,手机完全没信号,这时候卫星通讯派上了用场。长按方向盘上的 ECALL 按键,系统自动连接卫星,很快就收到了后台的语音回复,确认我的位置和状态。销售说就算在无人区,双向语音通讯也能保持稳定,24 小时都有后台响应。

(二)主动救援:意外状况的兜底保障

试驾最后一天,刻意模拟了紧急情况(提前和后台打好招呼),猛打方向后踩刹车,系统检测到异常后自动触发了主动 ECALL,不到 1 分钟就收到了救援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我的位置和车辆状态。对经常去偏远地区的越野爱好者来说,这个功能太重要了。

捷途纵横G700

五、“智”:27 个 “眼睛” 护航,新手也能开稳

以前总觉得硬派 SUV 的辅助系统是摆设,直到开了纵横 G700 的猎鹰 700 - 华为乾崑 ADS 4.0 系统,才发现越野车也能有细腻的智能体验。

(一)感知元件:能看清雨雾天的障碍物

这套系统有 1 个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摄像头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加起来 27 个感知元件。上周雨天跑高速,能见度很低,系统依然能准确识别前方的货车,提前减速提醒。

过施工路段时,路边的锥形桶被风吹倒,系统很快识别并轻微调整方向,避免了剐蹭。这种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在复杂路况下很实用。

(二)辅助驾驶:高速开 3 小时脚不酸

高速领航辅助是我用得最多的功能,设定好时速和跟车距离后,车辆能自动保持车道居中,遇到慢车会提前减速,前车提速后也会跟上。上周跑了 3 小时高速,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脚轻松了不少。

打转向灯时,系统会先观察盲区,确认安全后再自动变道,整个过程很平顺,没有突兀感。匝道进出时,能自动减速调整方向,不用手动干预。

(三)泊车:大车身也能挤窄车位

这台车车长接近 5 米,本来担心停车麻烦,但 “车位到车位 2.0” 功能解决了问题。小区的车位很窄,以前停别的大车要倒好几次,现在点一下中控屏,车辆能自己规划路线,大概 40 秒就能停好。

地库光线暗的时候,360° 全景影像很清晰,能看到车身周围的障碍物,就算新手也能轻松操作。

捷途纵横G700

六、“尊”:不止是开车,更是越野圈子的入场券

买硬派 SUV 的人,大多看重圈子和服务,纵横 G700 的 “纵横之路” 生态体系,让用车体验延伸到了车外。

(一)专属线路:有人帮你探好的越野路

品牌提供 13 条专属穿越线路,像巴彦淖尔渡阴山、克拉玛依魔鬼城这些经典地点都在里面。每条线路都有专业团队勘探过,标注了危险路段和补给点。我看了下线路手册,连哪里有适合露营的平地都标出来了,省去了自己做攻略的麻烦。

全国还有 200 多个纵横驿站,不管开到哪里,需要维修、补给或者休息,去驿站都能得到支持。三个专属越野基地(广州南昆山、宁波龙极、成都五项)还能提供专业的越野场地,适合练技术。

七、“享”:硬派车也有剧院级体验

以前开硬派 SUV,总觉得舒适性和静谧性是短板,但纵横 G700 的内饰配置,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

(一)音响:越野时也能听无损音乐

车内装的莱斯康音响系统,据说是劳斯莱斯同款。18 个扬声器分布在车内各处,配合 16 通道独立功放,音质表现很惊艳。我试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摇滚的低音浑厚,古典乐的细节清晰,三个频段衔接得很自然。

系统有 4 种音效模式,“全车环绕” 模式下,声音像从四面八方传来,有种在音乐厅的感觉。最贴心的是 VNC 车辆噪声补偿技术,高速行驶时风噪、路噪被抵消了不少,就算车速 120 公里,听歌也不用开很大音量。

(二)细节:长途坐车不难受

座椅支撑性不错,长途开车 2 小时也不会觉得腰酸。后排空间很宽敞,180cm 的朋友坐进去,腿部还有两拳多的距离。车内用料很实在,摸得到的地方大多是软质材料,提车时基本没有异味。

周末带家人露营,打开全景天窗,晚上能看星星,氛围灯随音乐节奏变化,氛围感很足。

九、客观不足:不吹不捧,这些地方能更好

这台车不是完美的,两周体验下来发现了一些可改进的地方:

车身比较宽,市区窄路错车时需要特别小心,新手可能需要适应;

越野模式下油耗偏高,市区通勤百公里油电混合油耗大概 8L,但高强度越野时能到 15L 左右;

车机偶尔会出现加载慢的情况,比如打开导航时要等一两秒,希望后续 OTA 能优化;

70 万的两栖至尊航行版虽然有特色,但价格偏高,普通消费者很难承受。

这些不足在 30 万级的硬派 SUV 里,算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哪款车能满足所有需求,关键是核心需求是否被解决,这款车显然做到了。

十、最后想说:给越野爱好者的真实建议

深度试驾下来,纵横 G700 最打动人的是 “均衡”—— 既有能横渡长江的防水能力,又有强劲的越野性能,还有贴心的智能辅助和舒适配置,30 万级的价格能买到这些,性价比很突出。

如果你是越野爱好者,经常去偏远地区,需要一台靠谱的 “伙伴”,它的防水、卫星通讯和动力系统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果你只是偶尔越野,平时更多市区通勤,它的辅助驾驶和舒适性配置也能提升日常用车体验。

建议大家去 4S 店试驾时,重点感受这几点:找个安全的积水路段试下涉水(提前和销售沟通),体验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再试试高速领航辅助的流畅度。亲自开过后,才能知道它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从横渡长江的震撼表现,到 “海、陆、空、智、尊、享” 的全面能力,纵横 G700 的上市,让我看到了中国品牌在硬派 SUV 领域的进步。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对追求实用和性价比的越野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