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拖延和厌学孩子,是从父母的过度焦虑和不信任开始的,反向思维下

今天早上,婉拒了一个咨询,感觉时机未到,信任关系还差点意思。家长是看了我的公众号觉得我比较专业,也有养育自家孩子的落地经

今天早上,婉拒了一个咨询,感觉时机未到,信任关系还差点意思。

家长是看了我的公众号觉得我比较专业,也有养育自家孩子的落地经验,对我的观点和方法都比较认同,所以慕名前来。

在私聊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插曲,觉察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家长很焦虑,着急解决孩子拖延和厌学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是拖延与磨蹭,对学习的态度敷衍了事,家长一直问要怎么办。

我没有直接回答家长的问题,因为对孩子的了解太少,并不能直接给出结论与方法。

解决孩子的问题,首要是要解决家长的问题,比如思维层面,了解家长养育孩子的方式以及与孩子的沟通模式。

我问了家长以下几个问题:

孩子拖延的原因是什么?是作业不会写,还是有点厌学?

家长早期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是严厉还是尊重宽容?

平对对孩子的照顾方式是包办过度,还是让孩子自我负责?

但家长对以上几个问题回答得比较笼统,不过凭着经验觉察出孩子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沟通模式的优化,从硬碰硬和威胁模式,调整为尊重与商量。

亲子关系的模式,要从吃喝拉撒的基础照顾与事无巨细的干预,到放手尊重,接纳与宽容。

当孩子不符合家长预期时,调整养育模式与应对模式。

给家长提出了以下几个优化方式,但家长觉得这些都是说法,都不能直接拿来用。

我跟家长说:

如果只想解决孩子问题,不去追溯养育模式以及从家长自身调整,所有的方法都是没用的。

家长觉得我在敷衍,还质疑我只是为了做生意才会这样说,一直追问能否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出一堆这么类似的说法。

不信任与质疑,让我觉得无从沟通了,也确认我们的信任关系并没有建立,缘分不到,就不要互相勉强了。

其次,家长在聊的过程中,出现了信任危机与各种质疑。

家长反复强调:

我看你的公众号,你自己的孩子也是青春期,我看你每天写的具体事情,想着是不是可能请教你。

我终于明白家长需要的不是梳理与指导,是想要用我养育孩子的方法,套用到他家孩子身上,直接起效。

只能说家长的诉求,我完全满足不了,即便我给他教育我儿子同样的方法,他也不能直接用。

有几个原因:

家长太想一口气吃个胖子,想直接拿个方法套用,就能解决日常所有问题,但我跟娃的沟通模式复制是有前提的,我跟孩子经历了长达5年的优化与磨合升级;

家长太急需要实操落地,可是不弄清家长的养育问题,不弄清孩子厌学和拖延形成的背后原因,提实操落地为时过早,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点推进。

家长只想要方法,不想听废话与慢慢的梳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即是快啊。

最后,家长的观念认知根深蒂固,一边觉得自己没问题,一边又觉得都是胡说。

我在询问孩子的问题,引导家长思维先改变,将问题的重心从我要改变孩子到我怎么改变自己上。

一提到这个问题时,家长的情绪就很激动,会表示:

我之前也觉得是家长问题,可是不管我怎么改变,孩子好一阵坏一阵,这真是家长问题吗?算了,都是家长的问题,意思就是孩子有问题,父母就失败。

我也宽慰家长,并不是孩子有问题就是家长的失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但换种角度孩子有问题,是变相在提醒家长要调整一下教育方式,说明之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现在不匹配了。

但家长情绪比较激动,觉得我对他的解答模式与问题梳理,跟公众号的文章调性根本不一致。

质疑我不是那个文章的作者,还质疑我为了咨询而不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

我不想过多解释自己,也不想自证,就表示等我们信任关系足够时再说。

我跟家长没有详尽聊孩子的问题,但焦虑和不信任以及质疑,也会投射到日常养育孩子身上,不如反向思维下:

孩子的问题,有哪些问题是从父母身上投射的?

解决问题,从信任关系开始,包括对孩子的信任以及你想求助关系的信任!

想解决问题,先要追溯源头,而不是只想要方法和结果,一听原因形成和追溯过程,就觉得是废话和唬人的没用玩意。

意识觉醒,才能重启思维改变,思维改变才能有行为改变,才能落地到日常,这个步骤不可逾越。

评论列表

小黄豆
小黄豆 2
2025-09-22 20:40
非常认同呢,所有问题家长,都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我以前就是,仗着自己懂些心理学知识,就是认为是方法出问题了。方法重不重要,重要!但是方法就是方法,如果方法排第一位,人人都是成功人士人人都有学霸孩子。核心理念是,问题孩子后面一定有一个或者一帮问题家长,家长自身不改变,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李玫瑾,李中莹全来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