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弟弟弘昼,当着文武百官和乾隆的面,直接把军机大臣讷亲,一脚踹到地上,打了一顿。乾隆眼睛一眯,默不作声,等到弘昼打够后,他才开口说话:“莫要胡闹!”然而,乾隆为何从不责罚弘昼,让他如此嚣张?弘昼的身份细细追寻起来就很不一般了。弘昼的生母是纯悫皇贵妃。纯悫皇贵妃的父亲是内管领耿德金,中等家庭吧,背景不是很强大。所以,耿氏在雍亲王府是做格格,也不是特别受宠。在《甄嬛传》中,纯悫皇贵妃的角色应该是端妃,也就是那个出身将门却病秧子到死的女人。耿氏生了弘昼一个儿子后就没再有子嗣,可见其当时在宫中的地位。
她这个状态和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十分相似,而命运就这样将这两个女人牵扯到了一起去。耿氏并没有资格抚养弘昼,雍正又给儿子找了个养母,这个养母就是钮祜禄氏。
在史籍中这段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据弘昼的后人所说,他是跟弘历一起长大的,由钮祜禄氏抚养成人。这段关系或许也是他能够嚣张跋扈、善终的一个原因,毕竟钮祜禄氏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心得,弘历就极为孝顺,弘昼在基本的做人修养这方面也不差。兄弟二人,兄友弟恭,关系十分和睦。弘历大约12岁的时候在雍正的一番运作之下,将他送到了康熙老爷子的面前。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送弘历不送弘昼?两兄弟当时在王府学习的时候,差距就分出来了,弘昼自己也说自己无论从学识还是从智商上,都不及兄长。虽是谦虚,却也是事实。雍正自然要把宝押在可能性高的人身上,况且,康熙老爷子给弘历算命,他的命格是很不错的。弘昼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识时务,且不好高骛远。他知道皇位是弘历的,自己就主动放弃争一争的心,不做那种无谓的牺牲。恰恰是这种态度,让弘历对他很放心。值得一提的是,弘昼八岁的时候生过一次大病,据说是十三爷费了很大的功夫给找的药,将他的小命救了回来。雍正感激十三爷,对弘昼说:“你十三叔如同你父亲一样。”咱们换位想,未来的皇帝是自己的亲哥,手足情深的那种,皇太后是品行很好的养母,于国有功的叔叔是自己的干爹,如果你是弘昼你争皇位吗?谁不愿当一个闲散的王爷,享尽荣华富贵还不扛责任。弘昼就想得开。
雍正发现这个与世无争的儿子真是不错,在临终前给弘历留下一封遗诏,一再交代:“你和弘昼从小一起长大,同气至亲,实为一体,一定要诚心友爱,别听信谗言。”言外之意就是敲打弘历当了皇帝后不要手足相残,弘昼没有二心,一定要和睦。乾隆即位后,对弘昼表示出了极大的宽容和善待。他将自己在雍亲王府的全部家伙都给了弘昼,并说道:“我当皇帝也用不上了,这些东西都留给你。”乾隆还加封了耿氏为皇考裕贵妃。因为钮祜禄氏很长寿,弘昼一直活在养母的庇佑下,哪怕兄弟二人有争执,也有人出来做和事佬,大事化了,小事化无。讷亲是遏必隆的孙子被乾隆重用,是乾隆身前的大红人,做事严苛,举止傲慢,得罪了不少人。乾隆最宠讷亲的时候,他行走于张廷玉之前,权势显赫一时。其他老臣说到底都是给皇帝打工的,谁也不敢开罪宠臣。但弘昼可是天选的王爷,根本不惯着讷亲的臭脾气。在朝堂上不管不顾地动起了手,乾隆眼见弘昼闯祸,却没责罚他,对外也是宣称:“谁让他被我额娘惯坏了,不知礼数,我也拿他没办法。”
实际上,这个纷争除了有钮祜禄氏力保弘昼之外,更大的原因是乾隆也要对讷亲卸磨杀驴了。盛极而衰,讷亲到了下坡路的时候,此番不作为,也许是乾隆有意敲打他罢了。弘昼是乾隆长子永璜的老师,曾经因为永璜在丧礼上哭不出来,他这个当老师的受牵连被罚了三年俸禄,可乾隆很快又从库里给他拨了一万两银子修房子。乾隆三十五年,弘昼病逝,有野闻传是为乾隆所害,实际上是无稽之谈,乾隆实在是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