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南京市小学数学陈静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晓庄小学举办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融合,提升教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实践能力,2025年10月27日下午,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融合,提升教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实践能力,2025年10月27日下午,南京市小学数学陈静名师工作室在南京市晓庄小学成功举办了以“聚焦‘综合与实践’,AI赋能育素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专业教学专业委员会游建华理事长、凤凰出版传媒和教育世界朱凌燕总编、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静副所长、建邺区小学数学研训员范韦莉老师、栖霞区小学数学研训员陈新涛老师、仪征市陈集小学李成勇校长、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金立义书记、徐同涛副校长。本次活动汇聚了工作室成员、栖霞区及仪征市陈集小学的骨干教师,共同观摩课例、交流研讨,展望智能教育新图景。

活动在南京市晓庄小学金立义校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金校长对与会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探索AI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前瞻性。

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的陈凯乐老师首先就团队单元整体备课分享了设计思路,介绍课前长程作业和课堂中AI的使用。接着由南京市晓庄小学的朱文瑞老师执教《时间的故事》。朱老师从学生自己画的小漫画切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一天时间”的理解,以“生活中小朋友们会怎样告诉家长几点来放学呢?”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引发疑问,探索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课是由南京市火瓦巷小学的冯静文老师执教《时间的脚步》。冯老师从学生搜集到的生活素材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时间有多久?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运用多种方法探究经过多长时间的过程,体会时间的流逝,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游览时间表。

第三节课是由南京市晓庄小学的葛晶老师执教《合理安排时间》。葛老师以“重温小敏一天的活动”引入,组织小组分享、评选周末计划,再让学生将优秀计划绘成连环画,培养学生时间规划素养。葛老师的课堂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时间的认知,更渗透了珍惜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育人理念,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

课堂展示结束后,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的陈凯乐老师带来专题讲座——《AI背景下融入数学知识的主题活动:怎样设计、如何实施?》。陈老师结合三位教师的课堂案例,从“生活为源:让教学扎根真实场景”、“实践为径:以探究驱动深度思考”“AI为翼 :构建智慧教学新样态”等方面展开深入分享。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参会教师打开了“AI+数学教学”的新视野,让我们看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

活动最后,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数教学专业委员会游建龙理事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指导。游建龙理事长充分肯定了三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表现,并围绕“AI如何真正赋能小学数学课堂,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为教师们指明了未来探索的方向。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课例,更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高质量平台。相信在后续教学中,老师们将以本次教研为起点,不断优化教学行为,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共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堂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