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抗美援朝中不能遗忘的女子,她筹集15亿元,为志愿军捐了一架飞机

常香玉(取材网络,侵权必删)1951年6月的一天,在一场关键战役中,志愿军遭到敌人轰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当消息传回到国

常香玉(取材网络,侵权必删)1951年6月的一天,在一场关键战役中,志愿军遭到敌人轰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当消息传回到国内时,28岁的常香玉大师悲愤难眠,于是,她决定用义演凑款,为志愿军捐出一架飞机。

常香玉(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她与丈夫商量后,卖掉了房,卖掉了车,还将三个孩子送进托儿所,带着剧社一路南下,吃糠咽菜,花了半年的时间,行程上万公里,举办义演180余场,凑集义款15亿元,最后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飞机,下面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了解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一生。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于河南省巩县的一个戏曲世家,从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就对豫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也很乐意教她学唱戏。

但因为她是个女儿身,张家的人就想让她去做童养媳,但遭到张妙玲与她的父亲的反对,二人也因此与家族决裂。

1932年,父亲带着张妙玲来到了郑州,一方面躲开家里的麻烦,一方面可以结识到更多的戏曲艺术家,集百家之所长。张妙玲也在这个时间,改名为常香玉。

1933年,在一年的磨炼之后,常香玉第一次在开封登台唱戏,就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所有人都知道,一颗未来的戏曲新星,正在冉冉上升。

常香玉(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之后的两年里,常香玉不断的吸收着各位前辈的精华,开始一步步走向太乙新班的主演,13岁那年,正式成为开封名旦,被誉为“豫剧皇后”。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在出名之后,常香玉依旧以一颗谦卑的心,去对待百姓以及戏曲同行。

1941年,因为河南老家发大水,许多百姓都流离失所,为此,常香玉组织了一连十几天的义演,凑集了大量的钱财,捐献给家乡人民。她凑集的善款,甚至比河南省安徽省两个省主席凑集到总数都还要多。

1951年的一天,常香玉从广播中,听到,志愿军在敌人飞机的轰炸下,损失惨重,一个连的战士壮烈牺牲。

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常香玉彻夜难眠,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

常香玉与她捐献的飞机(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于是,她变卖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将三个孩子放到托儿所,带着剧社成员从西安出发,一路南下,走过上万公里,吸引了超过30万的观众来观看。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她成功改编出豫剧《花木兰》这一巨著,“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词就出自于此时。

在半年的义演期间,常香玉每日都没有缺席,汇演了180多场,最终凑集到了15.2亿元,并将这笔钱交给了抗美援朝总会,购买了一架战斗机。

常香玉与她捐献的飞机(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远在前线的彭老总知道后,亲自接见了常香玉。并对她说道“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对她的高度赞扬。

1952年,毛主席在看完常香玉的戏剧后,也是对着常香玉亲切的说道:“你这个香玉了不起嘛,我应该向你学习。”

毛主席与常香玉(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1933年,常香玉更是带着剧社,亲赴抗美援朝前线,大大鼓舞了浴血奋战的一线战士们。

1959年,常香玉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自己的戏曲人生。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逝世,享年81岁。

2009年,常香玉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向这位爱国艺术家,人民艺术家致敬。

创作不易,觉得小编写的还不错的话,给小编点一个免费的赞呗,关注走一走,好运天天有。如果能给朋友们分享一下小编的文章那就更好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