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职场潜规则:一个人迟到,要注意了

我所在的公司离家不远,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小区外的电动助力车,骑得快,七八分钟能到,慢的话,十几分钟能到。这要取决于红绿灯的

我所在的公司离家不远,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小区外的电动助力车,骑得快,七八分钟能到,慢的话,十几分钟能到。这要取决于红绿灯的时长。

公司到家这段路是交通要道,有一个转盘有七八个方向,第一次走的新手,多数会迷路,天晴路况还好,下雨天,如果没有交警执勤,汽车根本走不动。

有次我出门上班,坐公交,不到3公里的路,走了30多分钟。工作这么多年,无论通勤时间远近,我保持着几乎不迟到的习惯。我观察过许多同事,他们常常跑得气喘吁吁,掐着时间打卡,为自己精准上班而欢呼。

我和他们不同,大多提前半小时到,九点上班,我多会在八点半左右到。半个小时,我有足够的时间泡一杯咖啡,浏览最近的新闻,到点开始上班。掐点到的同事,从洗杯子、泡咖啡、缓神等事做完,半个小时过去。别小看半个小时,可以做很多工作,加上早上的精力和下午没得比,更能提高工作效率。算下来,上午三个小时,要比下午四个小时好太多。

早点到公司,成为我的习惯,多年工作,无论通勤一两个小时,还是现在的几分钟,不迟到成为刻在骨子里的班味。

之所以会这样,得益于查理·芒格所写的《穷查理宝典》,书中有段他和人见面的描述,查理·芒格约人见面,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这时的他可以点杯咖啡,买份报纸,浏览当天的新闻,人到了,已经读完最近所发生的事。

查理·芒格特别喜欢读书,书中写道:「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查理任何时候都随身携带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上,他只要拿着书,就安之若素。

读书使人明智,变得更加理性与睿智。或许正是这一原因,让他在做决策时不会迷失,并与巴菲特成为多年好友。

我不知道有多少成功人士读过查理·芒格的书,但我知道,利用迟到克扣员工薪资,是他们常用的手段。我所在的公司,有的公司员工迟到,会罚做清洁,有的公司迟到会扣钱,最高能扣50块钱,如果一个月迟到四次,除了扣钱,人事会进行约谈,表现不好立即辞退。更有甚者,业绩不好时,领导调取员工考勤记录,在群里破口大骂,以此为名,指责员工。

人难免会发生意外情况,员工如果迟到有很多解决办法,只要交给的任务能完成,没有耽误,其实不算事儿。过于强调纪律性,强制性,以此问责,反而对公司的发展不利。一个人迟到,特别是在重大场合,内心应该是羞愧的,已经很难受了,又何必再让对方心里过意不去呢?

今早起床,我出门有些晚了,想到要迟到,脚步不由得加快。走出小区,转念一想,迟到就迟到吧,看看公司和世界会有什么变化。我放慢脚步,慢悠悠地走路,骑车,到公司打卡。办公室一切正常,同事们在忙自己的事,没有人抬头看我一眼,更没有任何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