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的龙脉源自九龙半岛,穿越维多利亚港,上岸后直上太平山,在中环入海。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坐落于香港中环,是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这座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倾力设计的建筑,从构思到完工历时6年之久。
整座大厦高耸入云,拥有46层楼面和4层地库,总高度达到180米。
其建筑结构之宏伟,用料之考究,无不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可香港汇丰银行所在的选址,按照传统风水理论认为此地凶险,不利于修建金融大厦,可有句话叫做艺高人胆大,还有句话叫做富贵险中求。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将银行总部设立在对着尖沙咀的一个尖角对射的位置。
观察维多利亚港南北两岸的地形,尖沙咀突出,中环下凹,两者在西九龙填海前可拼成完美平面,形成风水上的“迎送合局”。
这也契合风水学上一句催财的术语,被称作“要快发,斗三煞”。
汇丰银行总部正位于三煞位上,展现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当然为斗三煞,汇丰银行使用大量的绝妙手法。
总结为:缓冲、避开、吸纳 。
在选定尖沙咀直射的三煞位置后,汇丰银行按需求仅需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却购入了近5万平米的地皮。
在寸土寸金的中国香港,此举无疑增加了巨额预算。
多出的3万平米地皮,汇丰银行全部修建成了公园,即今天著名的皇后巷广场,并交由政府管理。
茂盛的树木被种植在汇丰银行大厦前,形成了一道屏障。
从风水角度看,汇丰银行购地建公园的目的是利用茂密树木缓冲尖沙咀的三煞之气,为其门前筑起一道挡箭牌。

若不多购3万平米的地皮,政府可能将此地售予他方建物,破坏其风水布局。
公园建好后,汇丰即交给政府管理,此举并非出于公益或经营目的,而是为确保风水布局不受干扰。
公园虽能隔挡部分煞气,但仍有直冲汇丰大门的煞气。
为此汇丰在门前立了两头有名的雄狮——史蒂芬和斯迪,它们不仅是汇丰的吉祥物,还被印在港币上。
然而这股煞气强大到足以吹旺整个中环商圈,单凭公园和雄狮难以完全阻挡。
实地观察汇丰银行总部,会发现其近千平方米的一楼完全放空,且整个一层没有大门,完全架空。
仅设手扶电梯,无其他设施,前后入口无门,这在商业大厦中极为罕见。
这种设计是汇丰为应对煞气而采取的又一风水布局,堪称绝妙。
汇丰先用公园和雄狮阻挡,再将一楼完全放空并敞开前后门,使煞气直冲而过,达到斗三煞转吉的目的。
一楼设计重点在于聚气,电梯在风水中象征水桶,寓意打水聚财。
煞气经隔挡缓解后变为财气,通过手扶电梯有序流入汇丰大厦。
汇丰银行经过这套风水布局后,实现了“想要发,斗三煞”的目标,经营得风生水起。
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1982年,港政府将中环一块交通不便的地块卖给中国银行。
1985年,就在汇丰银行业霸全港之时,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受邀设计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银大厦。
楼高315米,加上顶部的两杆,总高度达到367.4米。远观之下,中银大厦宛如一根节节高升的竹子,寓意着力量、生机、茁壮与进取。
其建筑特色在于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科技,由四个不同高度的三角形柱身组成,呈现出多面棱形的外观,宛如一颗璀璨的水晶体。
然而在风水大师的眼中,这座大厦却蕴含着凶杀之气。三角形的楼体如同三把尖刀,透露出强烈的杀气,直指汇丰银行、英国驻港部队和港督府。
“造孽啊,这种钢刀煞损人利己,有伤天和…”就连泰国的白龙王都曾点评过中银大厦,谈起这栋楼直摇头。

面对外界的质疑,建筑大师贝聿铭坦然回应:中银大厦的设计初衷在于节省资源与空间,通过巧妙运用大量锐利的棱角,他成功节省了近30%的钢材。这是智慧的体现,也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带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
可当中银大厦落成后,怪事一件接一件的发生。
1986年12月,尤德公爵在北京因心脏病发猝死,成为历史上首位在任期内逝世的港督,似乎印证了某种不祥之兆。
下一任港督董建华因风水不好拒绝入住港督府,可即便如此,他也慢病缠身…
与此同时汇丰银行的业绩便一路下滑,股市也跟着跳水,连远在英国的总部也受影响,差点走到破产的边缘。
尽管大家都看出中银大厦散发强大风水煞气,但楼已经修好,想拆肯定是不可能。
那么汇丰银行和港督府是怎么破解钢刀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