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日大使馆在2025年11月21日用中日双语发布的一条社交媒体消息,让世界重新关注到《联合国宪章》中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条款——“敌国条款”。
《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第53条、第77条、第107条)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范法西斯国家重走侵略老路设立的特殊机制。
该条款明确规定:若日本、德国等轴心国再次推行侵略政策,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有权直接对其采取军事行动,且无需安理会授权。这一条款的存在,使日本始终处于战后国际秩序的严格约束之下。
实际上,“敌国条款”一直是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梦想的一大障碍。日本加入联合国后,曾多次提起删除“敌国条款”的问题,但一直未得到各方认可。
中国驻日大使馆在社交平台用中日双语公开重申敌国条款,可以说就是对日本政府近期错误涉台言论及猖狂军事扩张的明确警示——日本连续13年增加防卫预算、解禁集体自卫权、首次出口杀伤性武器,甚至公开讨论修改“无核三原则”。

原文
我们必须看到,日本长期以来宣称遵守“无核三原则”——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但其实际行动却令人怀疑。
日本核政策一直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双轨策略。表面上,日本高呼反核,实则默许美军核舰“过境”,同时保有核武制造能力。
日本目前持有至少47吨分离钚,这些钚足以制造上千枚核弹头。此外,日本青森县的六所村钚处理工厂具备提炼武器级核材料的能力,而其独有的“快堆”技术更为核武器小型化提供了可能。
这种狡诈的“寓军于民”的策略,使日本能够在不需要公开突破“无核三原则”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核武装的选项。
据日本专家测算,一旦启动相关程序,日本仅需183天即可制造出战术级核武器。这一预估并非空穴来风:日本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其民用核电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火箭技术(如H-IIA)稍加改造即可成为远程弹道导弹。

日本试射的超音速导弹
例如,日本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HVGP)射程已达3000公里,预计2030年部署,可覆盖东亚主要战略目标。
日本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名,长期积累核材料与技术。例如,日本从欧洲低调采购大量核废料,并通过核燃料循环技术储备钚材料。
2025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面对在野党质询时,首次对“无核三原则”作出模糊回应:“我现在无法作出明确表态,也不能断言文件会以何种方式表述。”
这种模糊态度引发日本国内外强烈反应。日本反核团体“日本原子弹氢弹受害者团体协议会”(日本原水协)发表声明,强烈抗议政府考虑修改无核三原则的动向。
日本近年来不断“自我松绑”、扩张军力。防卫预算“十三连增”,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将“武器出口三原则”修改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甚至首次出口杀伤性武器。

狼子野心
自2022年底通过新版安保文件以来,日本防卫政策出现重大转折,突破了战后坚持数十年的防卫预算不超过GDP1%的限制。
以“应对周边安全威胁”为由,日本防卫开支持续攀升,2025财年总额达8.7万亿日元(约585亿美元),其中超过3.5万亿日元专门用于武器装备的采购和自主研发,这种举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用意不言自明。
这一系列危险的变化显示日本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将大量资金投入武器采购和防卫产业建设,标志着其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即突破专守防卫,加紧“重新武装”。
对此,我国外交部曾多次警告:“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比起高市早苗“存亡危机事态论”的叫嚣,其实前几任日本右翼政府早就开始对实质性介入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的准备,最明显的就是,日本自卫队一直在靠近台海的西南诸岛加强军力部署。

日本举行军演
2021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在西南地区开展了自1993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陆上自卫队演习,动员10万兵力,为期两个多月。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日本寻求突破核武器限制的可能性正成为影响区域安全的关键变量。倘若这一假设成为现实,而美国又选择为其提供支持,我们长期坚持的“不开第一枪”原则面临严峻考验。
“不开第一枪”原则对中国而言,既是道德承诺,也是战略需要。这一原则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也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道义制高点。
然而一旦日本掌握核武器,地区战略平衡将被彻底打破。核威慑的存在将极大限制我们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空间,任何军事决策都将承担难以估量的后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基于其现实利益考量,很可能选择性地忽视历史教训,转而支持日本的军事扩张。这种短视的战略取向,将使东亚安全局势陷入更深的困境。

非常称职
面对这样的潜在危机,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审慎考虑采取先发制人战略的可能性,并在极端情形下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项。这不是好战的宣言,而是基于最坏情况所做的必要预案。
当前我们采取的经济和外交施压手段,与未来可能面临的军事选择存在着直接关联。如果现有的压制措施无法奏效,如果国际社会一味主张妥协,如果我们自身显露出丝毫犹豫,都将助长日本右翼势力的气焰。
现在距离日本完全突破核限制尚存几年窗口期,虽然还未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但局势已极为紧迫。
日本右翼势力已经蓄势待发,企图彻底挣脱战后国际秩序的束缚。高市早苗政府的政策取向,正是这种危险动向的集中体现。
值得深思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与其他国家的帝国主义有着本质区别。历史上,其他列强或许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来,但日本军国主义曾精心策划过彻底消灭中华民族、摧毁中华文明的方案。

旨在彻底灭亡中国的《田中奏折》
这种深植于历史记忆的威胁,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应对策略。
当下,我们需要运用除战争外的一切手段,制定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全面预案。这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外交、文化等各领域的综合施策。
即便这样,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只能暂时压制军国主义的复苏,而无法根除这个隐患。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人体实验……
这些血淋淋的历史告诉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任何纵容都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如今,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

当然,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八十年前的中国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每一点让步,每一次犹豫,都可能为未来的灾难埋下种子。
我们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确保军国主义永无复活的可能。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中华民族历来以宽容著称,但对企图毁灭我们的邪恶势力必须保持最高警惕。历史的教训已经够多,够惨痛了。现在需要的不是幻想对方会回心转意,而是用实际行动捍卫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