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长江新区不是武汉城市中心的时候,有网友让小编讲讲一下汤逊湖组团,认为汤逊湖组团不是国家级开发区,也不享受市区待遇,在没有具体身份的情况下给个ppt定位(定位为城市中心),有点华而不实。

确实,对比其他4个城市中心,汤逊湖城市中心既没有汉口、武昌、汉阳那样地理优势,也不像武汉新城那样有国家级高新区加持,甚至其他4个城市中心都享受主城区待遇,就汤逊湖组团还是郊区待遇,这难免让人觉得汤逊湖城市中心就是在纸上画饼!
那么汤逊湖中心真的华而不实吗?没有国家级开发区加持也没有主城区身份,汤逊湖凭什么被定位为城市中心和武汉新城武昌并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汤逊湖组团诞生的原因。
剥离大武昌片区,自成一体
大家都知道武汉有三镇,一般我们划分城市板块的时候都以汉口、武昌、汉阳三块区分,即使涉及到三环外以及更远的郊区板块时,民间也会以两江三镇的地理格局划分大汉口片区、大武昌片区以及大汉阳片区。
在传统的观念里,江夏和光谷东确实属于大武昌片区,但是由于大武昌片区集中了众多高校,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使得大武昌片区的人口和面积都远超大汉口片区和大汉阳片区,其中光谷和江夏组成的大光谷片区更是自成一体,甚至可以单独划分出来。
而随着武鄂一体化推进,以及武鄂黄黄都市圈的发展,尤其是光谷东片区就必须从大武昌片区分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武昌的虹吸,同时又能辐射鄂州,于是武汉新城概念便由此诞生了。

但是武汉新城太靠东了,且包含了鄂州大部分地方,其核心区左岭比光谷中心城还远,这导致如果以左岭为城市中心,那么光谷南地区(大学园、金融港)则被边缘化,同样原本背靠光谷发展起来的江夏,在发展上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衔接武汉新城与武汉市区,也为了避免光谷南和江夏地区缺乏主心骨而被边缘化,于是汤逊湖组团便由此诞生了。

在湖北最一开始公布的城市组团规划中,汤逊湖组团的面积还挺大的,不仅包含了江夏以及光谷三环以南的区域,还包含了洪山区三环以南的板块。
不过武汉这次对涉及武汉地区的五大组团进行了重新细致的划分,明确说了汤逊湖城市组团主要包括江夏区和武昌区、洪山区的三环线以外地区,重点建设汤逊湖、金口和大健康产业基地等片区。
而汤逊湖四周也聚集了不少人和产业,甚至比武汉新城的人口还多,再加上江夏纸坊、郑店以及洪山区三环外的地方,足以单独剥离出来,打造一个和武汉新城并列的城市组团。
具备中心条件,但虹吸不强既然都剥离出来了成了一个新的城市组团,那么必然就得有一个城市中心,于是汤逊湖城市中心也因此诞生了,目前的争议点,就是这个城市中心到底够不够格抬上来。
所谓城市中心是指一个城市或者城市组团板块地理的核心区,该核心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比较大,是集中了城市最重要的行政、商业、文化设施,对周边地区虹吸力很强。

从地理上来看,汤逊湖中心符合成为城市中心的条件,因为武汉规定的汤逊湖中心是沿八分山到汤逊湖,是汤逊湖板块的核心区。
人口和建筑密度上也满足要求,毕竟这一块人口确实太多了,城建密度也很大,特别是庙山藏龙岛这块,之前江夏还因为这块人口多打算申请一个新的街道,不过目前没下文。
商业文化医疗等配套方面还比较弱,除了纸坊有点配套,庙山和藏龙岛那块配套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对比郊区同环线的地方,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比不盘龙城、吴家山这些副中心,与城市中心该有的配套完全不符。
虹吸力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汤逊湖中心是无法抵抗市区虹吸的,不仅仅是因为离市区近,更重要的是它在政策上比不了其他四个中心。
汉口武昌汉阳自然不用说,不仅是主城区且地理位置优越,早已建立完善的教育医疗交通等体系也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对周边的虹吸力很强。

而武汉新城虽然目前人口少,但是有政策扶持,是湖北重点发展板块,且武汉新城光谷部分既是国家级开发区又享受主城区待遇,还有高铁枢纽中心的规划,在双重身份加持以及省市两级大力支持下,打造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只是时间的问题。
反观汤逊湖中心,既没有主城区身份,也没有国家级开发区政策,财政还是自己管自己,这导致虽然汤逊湖具备形成中心的基础条件,但是缺乏政策扶持,发展受限,虹吸力不强。
如果不改变现状,那么未来它可能抵抗不了武昌中心甚至武汉新城中心的虹吸,最后很可能仅有城市中心之名而无城市中心之实。
多维度升级,打造新中心
想要提升虹吸力,让汤逊湖真正成为城市中心,就必须让汤逊湖组团升级。那么武汉到底该如何对汤逊湖组团进行升级呢?
有不少人认为纳入主城区或者把江夏经济开发区升级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来看,这两个方法根本行不通。

先说升级成主城区,这个想都不用想,除非武汉全面收编四大郊区的财政,不然郊区和市区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消除,参考东西湖,虽是国家级开发区,但目前还是郊区体系。
至于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也不用想了,且不说武汉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就算有,也得排在长江新区和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之后,这两个准备了这么多年都没申报成功了,武汉更没有多余的精力协助江夏经济开发区升级了。
那么唯一能走通的方向就是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发挥优势补足弱势,多维度进行升级。
汤逊湖组团的优势是什么?是产业!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6个新城区中,江夏的产业确实还不错,即使没有国开区加持,它也能凭借东连光谷西接经开的地理优势,承接武汉光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以及大健康等产业,并形成产业集群。

而前段时间湖北批复了江夏黄陂等六个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明确指出将江夏区建设成科技创新策源和转化高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说明上面其实也是很看好江夏的产业发展。
未来能否通过科技创新让汤逊湖组团发展得更强大,就看湖北和武汉在江夏招商引资方面能否给予较大的帮扶了,毕竟有政策扶持,才会有大发展。
另外配套方面小编推测未来可能会在医疗和交通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升级,毕竟这两块是汤逊湖组团的弱项。
先说医疗,目前江夏那边只有江夏第一人民医院、江夏中医院和江夏云景山医院,分别在江夏纸坊和郑店,另外佛祖岭那边有个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庙山、藏龙岛连一个大型一点的医院都没有,这肯定达不到建设一个城市中心的医疗标准。

不过根据武汉国土规划,未来将在武汉新城、汤逊湖组团和长江新区等地区,布局建设高水平医疗资源聚集区。推测未来可能会在汤逊湖这块增加新的医疗机构,即使不新增医疗机构,也会加强已有医院和市内知名医院的合作,升级整个片区的医疗水平。
接下来重点说交通,这块必定是要升级的,不然形成不了城市中心。
从武汉国土规划中可以看到,未来汤逊湖组团这块的路网是会进一步优化加密的,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规划了多条跨湖隧道,来改善因湖泊割裂导致交通出行难的问题。

其中一条重要的规划就是未来两湖隧道会向庙山延伸,下穿汤逊湖和阳光大道对接,如果这个规划落实了,将彻底为江夏大道减压,纸坊、庙山等地进入武昌核心区就更方便了。
此外两湖隧道还规划了与汤逊湖北路连接的分支,这个规划落实了,也能大大方便汤逊湖东部几个半岛的出行。
不过对汤逊湖板块影响最大的还是庙山北部与藏龙岛中间的跨湖隧道,根据图中走向,这条隧道是沿着阳光大道向东北方向穿越汤逊湖与九凤街相连,这个规划一旦落实,杨桥湖大道也将彻底解放,纸坊、庙山去光谷就更方便了。
轨道交通方面,不管是武汉国土规划还是江夏区的国土规划,相关文件里都没有明确提到汤逊湖组团这块的轨道交通布局,也不知道9号线会不会因为汤逊湖的升级而顺利推进。

不过有好消息的是,湖北目前已经启动了武咸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配套改造招标,虽然比不了地铁,但是改造完成后也能改善一下汤逊湖片区的交通出行。
所以汤逊湖未来还是走的产业兴城的发展道路,同时优化交通和医疗配套,进而升级,打造新的城市中心。
\\\\\\\\\\\\\\\\\\\\\\\\\\\\\\
最后想说,这几年武汉的规划变动还是很频繁的,刚提出一中心四大副城时,大家都极度兴奋,认为会有大发展,结果没两年又变成了五大城市中心多个副城市中心,但是这两年发展好像也就那样,并没有给市民带来多大惊喜。
而对于民众来说,重要从来就不是纸上的规划,也不是自己所在的地区到底是不是所谓的“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副中心”,而是切切实实的发展,是产业越来越多,大家能就近找工作,是交通越来越发达,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是教育、医疗、商业这些配套越来越健全,大家都能在武汉安居乐业。
最后希望武汉能够切实的去发展每个版块,落实相应的规划,特别是像汤逊湖这种要政策没政策,要钱没钱的地方,既然定位为城市中心,就加大政策扶持,往真正的城市中心发展,而不让市民画饼充饥。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