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歼6老矣,尚能饭否?中国空军曾经的“MVP”,为何变成无人机?

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后,无人机的地位超过常规战斗机、轰炸机,成为空中对地攻击的主要武器。一开始,俄军缺乏无人机,被

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后,无人机的地位超过常规战斗机、轰炸机,成为空中对地攻击的主要武器。

一开始,俄军缺乏无人机,被乌克兰买的土耳其无人机压着打。

后来俄罗斯引进伊朗无人机,并钻研无人机技术,“小摩托”量产后才让前线的“无人机危机”得到缓解。

聊起无人机,咱们是“遥遥领先”,产量、技术水平都领先其他国家一个量级。

除开新型的军用无人机外,我军对旧飞机的无人化改造也持续了几十年。

早在世纪初,就有“歼6无人机群”的传说,在前些天开幕的长春航展上,歼6无人机第一次正式亮相。

作为人民空军的功勋战机,“歼6万岁”曾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在冷战早期的中国防空作战里,歼6战机多次和敌军“拼刺刀”,击落各型战斗机、侦察机、无人机20多架,自己是0损失,妥妥的空军“MVP”。

虽然我军后来有歼7、歼8装备,甚至90年代引进了苏27,但歼6还是到21世纪初才退役。

服役近50年,歼6的库存可能超过3000架,所以改造歼6作为无人机的想法一直在军迷内传播。

10年前,有国外卫星图像影像显示大量歼6出现在福建某机场,外界猜测是无人机编队。

这种战斗机级别的无人机群,在全球绝无仅有。

那么歼6飞机的诞生有什么故事?该战机为何长期担任主力,并能立下赫赫战功?歼6无人机亮相,可能的战术是什么?

(专注古代战争、近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偶尔更新国际局势分析,喜欢的话请点赞或关注,这对我很重要,谢谢。)

【一】超音速的号角:从米格19到歼6

现代战机的划分,都是从喷气式时代开始的。

喷气式战机最早诞生在德国(按服役时间算),Me262在二战末期升空,曾给英美的空军带来不小的震撼。

当然,Me262的作用仅限于“震撼”,因为其发动机技术限制,加上数量较少,在战场上的左右有限。

战后,美国、苏联、英国都开始研究喷气式发动机,其技术一部分是自己的,一部分来自缴获的德国资料。

苏联的米高扬设计局拿出了米格15,美国则有F80。

这些亚音速喷气飞机,就是1代机。

米格15战机和F80都参与了朝鲜战争,志愿军装备过这种飞机,王海击落9架敌机的战绩,就是用米格15创下的。

朝战结束后,中苏开始工业合作,中国引入苏联米格17(米格15比斯的深入改型),制造出了第一款国产喷气式战机:歼5。

歼5的诞生,让人民空军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但当时的世界空军,就像19世纪末期的海军一样,进入技术大发展时代——3年一进步,5年一代差。

歼5战机还不能突破音速,而美国的超音速战机F100已经服役。

苏联方面,米高扬设计局潜心研究3年多,在1955年推出了米格19战机。

该战机最快能飞到1.3马赫,机动性强,火力猛,能飞到16000米左右,足以应对北约的喷气式战机和高空、高速侦察机。

早期米格19共有S、P、PM三个型号(俄文C、П、ПМ),我国都有引入,但以S系列为主要生产型号。

在中苏合作的“一五计划”中,聂荣臻元帅亲自到苏联谈判,带回米格19的生产资料,解放军为其起名“歼6”。

歼6的研发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50年代末,米格19和一批零件、图纸进入中国,但恰好遇到中苏关系恶化,苏联的支援很快撤走。

加上50年代末的经济、政治问题,歼6飞机和配套的“霹雳1”导弹都遇到质量困境,多年难产(详情可搜索贺龙元帅对沈飞的批评)。

歼6甲、歼6乙两种早期型号,仿制中都有自己设计的部分,最后因为质量问题都没能装备。

直到1963年,沈飞的米格19S仿制型号“歼6丙”诞生,该飞机才走上正轨。

该型飞机长14.6米,翼展9米,高3.9米。它全重5.4吨,最大起飞重量7.5吨,以3门30毫米航炮为主要武器。

歼6载油1.8吨,得益于两台“涡喷6A”发动机,其推重比达到0.86,最大航程1500多公里,作战半径600多公里。

歼6的机翼能挂载副油箱,增加三分之一的航程。还能挂载霹雳1空空导弹,火箭发射巢,常规炸弹,进行制空作战或对地攻击。

放眼1960年代的全球,歼6绝对算是一线战机,属于“第二代战机”行列,所以我国大量生产、装备,还援助、出口海外。

【二】空军歼击传说:歼6万岁

1964年,歼6列装解放军,随后20年共生产4000多架,是中国空军生产最多、装备最多、列装时间最长,战绩最辉煌的战斗机。

早年的一句“歼6万岁”,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列装第2年,歼6战机就在实战中立下功勋。

1965年9月20日,中国海军航空兵第4师,接到了海南岛上空的敌情。

当时美国正在越南作战,美国空军经常在我国沿海骚扰。当天,1架美国F104C战斗机入侵中国领空,航空兵第4师第10团起飞歼6战机拦截。

在雷州半岛上空,飞行员黄凤生和高翔驾驶歼6跟F104C空战,高翔击落美军飞机,飞行员史密斯跳伞。

高翔的歼6战机身中多弹,一台发动机报废,他硬是靠一台发动机飞回机场。

此战是歼6首次空战建功,高翔得到嘉奖,歼6的威名也传遍全国,甚至传遍亚洲。因为F104C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此前从未被击落。

2年后,又是在海南的上空,美国一架最新型的F4C“鬼怪”战斗机侵入文昌县。中国飞行员王桂书、吕纪良驾驶歼6拦截,最终将其击落。

除了击落战斗机,进入我国领空的侦察机也被歼6击落多次。

1964年末,一架蒋军RF101侦察机侵入浙江,被我军飞行员击落。次年春天,又一架RF101被歼6击落,该侦察机再也不敢随便出动。

1965年4月,一架美国RA-3D侦察机从越南方向飞来,被我军飞行员董小海驾驶歼6战机在海南岛附近击落。

这次击落发生在16000米的高空,逼近歼6极限高度,体现出了该飞机的可靠性。

那些年还有很多无人侦察机进入我国领空,被歼6击落十几架。

这个“KDA”,绝对是MVP水平。

1960年代,歼6还出口到南亚的巴基斯坦。

当时巴基斯坦主动交好我国,中国领导人出于对南亚局势的考虑,决定军援巴基斯坦。

歼6战机、59坦克援助到巴基斯坦,在印巴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

1971年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里,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歼6战机数百架次,击落印度空军12架战机,包括“神秘4”“猎人”“苏7”等型号,己方仅战损3架。

巴基斯坦空军总结:歼6战机的高速、灵活,在打伏击战时能发挥奇效。当年我军秉承这种战术思想,研究开发了“歼12”轻型战机,可惜后来未能成功。

歼6战机直到1986年停产,总产量在4500架以上。

除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外,阿尔巴尼亚、埃及、越南、索马里、坦桑尼亚等国都装备过这款战机,甚至朝鲜也得到过上百架歼6。

【三】超音速无人机群,让对手亚历山大

歼6战机在中国空军是中流砥柱,在海外也有优秀战绩。但在苏联,该飞机的原型米格19几乎没什么表现空间。

因为苏联空军将其当做超音速战机的过渡型号,在米格19诞生两年后,米格21就诞生了。

这款战机也引入了我国,就是后来的歼7。

和米格19相比,米格21使用大推力的单台发动机,其速度更快,结构更稳定,搭配雷达、空空导弹,彻底步入了超视距空战行列。

该飞机产量足足6000多架,支援过整个东方世界,被誉为“东方世界的战鹰”。

中国空军也很重视米格21,在60年代初得到该飞机的资料后,一直进行研究仿造。

60年代后期,歼7就上天了,但因为诸多技术难题带来质量问题,歼7飞机产量提不上去。(图纸不全,技术也不够,尤其发动机无法过关)

还有后来我国自研的歼8战机,产量都不高。

整个20世纪后期,几千架歼6是我军无法撼动的主力,该型飞机维护简单,也适合我军军费紧张的情况。

到90年代,苏27进入中国,歼7、歼8产量增长,歼6飞机开始退役,2005年彻底退出我国现役。

除了极少数国家外,各国的歼6都大规模退役,这款2代机已经跟不上时代。

因为极大的保有量,中国各地的空军仓库里有数千架歼6。早在90年代,就有退役的歼6改造无人机,作为空军训练的“靶机”。

那时候的无人机改造很糙,不像今天用电路板和芯片控制飞机,老歼6的自动化改造是机械性的,拆掉座椅,用无线电控制液压连杆、滑轮组操作。

一架歼6的制造成本,早就在几十年的使用过程中平摊了,其零件也无法适应现代空军的需要,所以只能报废。

但改装成无人机,它的优异性能就被放大——超音速能力,优秀的低速机动,上千公里的航程,还可以搭载多种武器。

至于改造成本,无论是机械改造还是电子化改造,其成本都不会太高。

歼6大规模改造无人机的想法,10年前的军事论坛中就有很多,一些老军迷可能还有印象。

在2013年,有美国媒体报道,卫星照片显示中国福建某军事基地出现大量歼6 ,外军推测为无人机型。

该照片在互联网引起热议,台湾岛的一些专家预言:未来解放军会拥有千架左右的歼6无人机群。

此后多年,军媒、官方都没有曝光过歼6的无人机情报,直到2025年9月的长春航展。

编号“70051”的歼6无人机在地面静态展示,旁边的介绍牌上写着“战斗机”“靶机”。

该飞机的机炮被全部取消,机翼上挂架留着;机头没有雷达罩,机身的通讯天线却被保留。

答案很明显了。

歼6无人机大概率是挂载炸弹,起飞后直接打击敌军的大型目标。它的破坏方式就是一头栽下去,机翼上挂着4个炸弹,破坏力非同小可。

在可能的战术设定中,歼6无人机集群会在我军战机出动之前起飞,扑向对方重要目标。

对方如果不拦截,歼6无人机群能对地面目标造成重创;如果拦截,将会耗费大量地空导弹、空空导弹。

现在堪用的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哪一种的售价不在几十上百万美金?

就如俄乌战场的局面,用地空导弹反无人机,是越打越亏,亏到政府撑不住。

笔者认为,歼6无人机的公开,绝非偶然。

西太平洋的波涛近10年来都不平静,各种新型武器的亮相,意图都是震慑敌人。这个敌人,包括台海乱党,还有打着自由航行旗号的西方国家。

老歼6这时候坐上末班车,发挥余热,为这款功勋武器又添了一道光彩。

参考资料:

1.《歼-6,以弱击强的“弱者”!》陈列军

2.《歼-6战机的经典战例》仲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