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复印机旁看到一张工资条。
32000元。我揉了揉眼睛,反复确认,生怕自己看花了眼。
但不管我怎么看,那个数字始终没有变。
这是刚入职两个月的新员工周泽的工资条,抬头清清楚楚写着他的名字。
而我,李明,一个在这家公司兢兢业业干了九年的老员工,月薪只有12000元。
我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脑子里一片混乱。
九年来,我陪着公司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团队,成长到如今三百多人的规模,参与了无数项目的开发,带过一个又一个新人。
可现在,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小伙子,连公司的核心业务都还没摸透,工资竟然是我的三倍多。
我紧紧攥着那张工资条,指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
那一刻,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一个让整个公司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1
我叫李明,今年33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资深工程师。
说起来,我算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了。
九年前,公司刚起步时,我加入了这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团队,那时候我们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条件艰苦得让人想打退堂鼓。
但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总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
老板赵总经常拍着我的肩膀说:“老李,咱们是公司的开荒牛,等公司做大了,绝对不会亏待你们这些老伙计!”
这九年,我亲眼见证了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变成行业内有点名气的企业。
从最初的十几人,到现在的三百多人;从一间破旧办公室,到现在租下整整两层高档写字楼;从无人问津的小公司,到如今客户络绎不绝。
我几乎参与了公司所有核心产品的开发,还带出了好几批新人,可以说,公司能有今天,离不开我们这些老员工的付出。
我还记得五年前,公司接了个大项目,客户临时改需求,我带着团队熬了整整两个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终于赶在deadline前交付,帮公司拿下千万级合同,赵总当时在全员大会上点名表扬我,可最后只给了我500元的奖金。
可我的工资却始终没什么起色。
九年前,我入职时月薪是6000元。
现在,经过几次象征性的调整,也才12000元。
我知道这在行业里不算高,但我一直安慰自己,只要公司发展好了,我的待遇总会跟上。
直到两个月前,公司来了个新人,周泽。
周泽是985大学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年轻、聪明,第一天报到时,赵总亲自接待,显得格外重视。
“这是我们新招的技术骨干,大家要多支持他的工作!”赵总在全员会上这样介绍周泽。
技术骨干?我心里有点疑惑,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怎么就成了骨干?
不过我没多想,毕竟多个帮手总归是好事。
赵总把周泽分到我的组里,拍着我的肩膀说:“老李,周泽就交给你了。他的理论基础很强,但实战经验少,你得多带带他。”
“没问题,赵总。”我爽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个老大哥一样,耐心地教周泽公司的技术架构、开发流程、代码规范,甚至连项目管理的细节都没放过。
周泽学得很快,脑子灵活,偶尔还能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让我都觉得眼前一亮。
“明哥,你太牛了,这些东西我在学校里压根没学过!”周泽经常这样夸我,语气里满是钦佩。
我听了心里挺受用,毕竟被人认可的感觉总是好的。
但有一次,周泽无意提到他在面试时被赵总承诺了“快速晋升通道”和“高额项目奖金”,这让我心里咯噔一下,隐隐觉得公司对新人的优待远不止表面看到的。
可就在昨天,我无意间看到了那张工资条。
一张彻底改变我命运的工资条。
2
昨天下午,我去行政部办点手续,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表格。
小王忙得焦头烂额,抬头对我说:“明哥,你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处理好。”
我点点头,随意地扫了一眼桌子。
突然,我的目光被一张工资条吸引住了,上面赫然写着“周泽”两个字。
我本不想多看,但那个数字太刺眼了。
32000元。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凑近又看了一遍。
基本工资:32000元。
绩效奖金:6000元。
各种补贴:4000元。
总计:42000元。
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42000元?这比我的工资高了四倍多!
我赶紧掏出手机,翻看了上个月自己的工资明细。
基本工资:12000元。
绩效奖金:1500元。
各种补贴:800元。
总计:11300元。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入职才两个月,工资竟然比我这个干了九年的老员工高出这么多。
更让我愤怒的是,我无意间听到小王和同事聊天,提到公司最近为了挖名校毕业生,花了大价钱,甚至给周泽配了专门的导师培训计划,而我们这些老员工却连基本的加薪申请都被压着。
“明哥,你没事吧?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小王注意到了我的异样。
“没事,我先走了。”我挤出一个笑容,匆匆离开行政部。
我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五味杂陈。
愤怒、不甘、委屈、失望,各种情绪在胸口翻涌。
我想起了这九年来无数个加班到深夜的夜晚,为了解决技术难题废寝忘食的日子,为了公司利益放弃周末陪家人的时光。
我以为我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我以为公司会记得我的贡献。
可现在,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傻子。
回到工位,看到周泽还在埋头写代码,我的心情更加复杂。
“明哥,你回来了!”周泽抬头朝我笑了笑,“我有个技术问题想请教你。”
我机械地点点头,和他讨论起来,但心思完全不在上面。
我脑海里反复闪现的是三年前公司资金链紧张时,我主动提出降薪10%支持公司渡过难关,而如今公司盈利却把资源都投给了新人。
为什么一个新人的工资会比我高这么多?
难道经验不值钱吗?
难道九年的忠诚一文不值吗?
难道我所有的付出都成了笑话?
“明哥,你今天好像有点不在状态?”周泽察觉到我的异常,关切地问。
“没事,可能有点累。”我敷衍了一句。
“那你早点休息吧。”周泽笑了笑,继续低头工作。
看着他,我心里百感交集。
周泽本身没做错什么,他只是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能拿高薪说明他有能力。
错的是这个不公平的薪资体系。
错的是公司对老员工的不尊重。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3
躺在床上,32000、42000这些数字像魔咒一样在我脑海里盘旋,挥之不去。
我老婆最近总抱怨:“老李,你看人家小张,跳槽后工资翻倍,你在这公司干了九年,工资还是这么点,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想起儿子想学画画,可一个月几千块的学费让我们犹豫再三。
我想起父母年纪大了,医药费开支越来越大,我的积蓄却总是捉襟见肘。
我想起前年公司年会上,赵总举着酒杯说要给老员工股权激励,可事后却没了下文,那一刻的希望如今成了更大的失望。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工资太低。
我不贪心,也从不嫉妒别人的收入。
但我想要一个公平的待遇,想要我的付出得到应有的认可。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公司,直奔赵总的办公室。
“赵总,我想和你聊聊。”我敲开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静。
“老李,进来坐!”赵总放下手里的文件,笑着说,“什么事这么正式?”
我坐下,深吸一口气:“赵总,我想问问,公司的薪资体系是怎么定的?”
“薪资体系?”赵总愣了一下,“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觉得现在的薪资体系不太公平。”我直截了当地说。
“哪里不公平?”赵总的语气有些警惕。
“为什么新员工的工资会比老员工高出这么多?”我盯着他的眼睛问。
赵总的脸色变了变:“老李,你怎么知道别人工资的?”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差距合理吗?”我压住心里的火气。
赵总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老李,我理解你的心情,但现在招人不容易,我们得开高薪才能吸引顶尖人才。”
“那我们这些老员工呢?我们不是人才吗?”我的声音不自觉提高了。
“你们当然是人才,但你们的情况不一样。”赵总试图解释。
“哪里不一样?”我追问。
“你们在公司干了这么多年,有感情,不会轻易走。而新人如果薪资不高,他们随时可能跳槽。”赵总的语气像在陈述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
我强压住怒火,拿出自己整理的项目贡献清单,列举了过去九年我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包括那次千万级合同的背后故事,可赵总只是敷衍地点头,甚至把我的一个项目错认成了别人的。
“所以,忠诚在这公司是个负担?”我冷冷地问。
“不是这个意思!”赵总连忙摆手,“公司很重视你们老员工,你们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
“那为什么不体现在工资上?”我反问。
“老李,我们有计划给老员工加薪,但公司现在资金紧张,得一步步来。”赵总的语气软了下来。
“需要多久?”我紧追不放。
“这个……我们会尽快。”赵总支吾着。
我还听到他在接电话时提到,公司刚批了一笔预算给新人培训项目,这让我彻底明白了所谓“资金紧张”只是借口。
我知道,这都是推脱之词。
如果公司真的没钱,为什么能给新人开出32000的月薪?
如果真的重视老员工,为什么九年来我的工资只涨了3000?
“赵总,我希望公司能重新评估我的薪资。”我最后说。
“好,我们会考虑的。”赵总敷衍地点头。
“我想要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我加重了语气。
“老李,别急,这种事得慢慢来。”赵总的笑容有些僵硬。
我看着他,心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走出办公室,我想起七年前公司搬新办公室时,我和同事们一起熬夜搬设备,赵总当时说我们是公司的“家底”,可现在这个“家底”却被如此对待。
我明白了,在这公司,忠诚度一文不值。
回到工位,我打开电脑,开始更新简历。
既然公司不珍惜我,那我也没必要继续留下来。
4
我有九年的工作经验,扎实的技术功底,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我相信总有公司会看到我的价值。
那天晚上,我和几个老同事在小饭馆聚会,大家吐槽了公司的薪资政策,有人说自己加薪申请被驳回了三次,还有人提到准备偷偷投简历,这让我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
我花了一上午完善简历,下午就投给了十几家公司。
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五六个面试邀请。
看来,市场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还是很认可的。
“明哥,你在忙啥?”周泽凑过来,好奇地问。
我赶紧关掉浏览器:“没什么,处理点私事。”
“哦。”周泽没多问,回去继续敲代码。
接下来的几天,我频繁请假去面试。
每次面试,对方都对我的经验和能力赞不绝口。
一家公司的技术总监王总对我说:“李先生,你的履历很出色,项目经验非常丰富,我们特别希望你能加入。”
“薪资待遇怎么样?”我问。
“基本工资20000,绩效奖金根据项目另算,还有全套福利,综合下来一个月大概28000。”王总笑着说。
28000?比我现在的工资高了快三倍!
虽然还是比周泽低一点,但这已经是合理的水平了。
“什么时候可以入职?”我问。
“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王总爽快地说。
“我需要一个月处理现在的工作。”我回答。
“没问题,我们等你!”王总拍了拍我的肩膀。
面试后,我参加了一场行业技术交流会,认识了王总的团队,他们对技术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久违的归属感,这让我对新公司更加期待。
走出那家公司的大门,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终于,有人认可了我的价值。
终于,我可以离开这个不公平的地方了。
第二天,我写好了辞职报告。
“尊敬的赵总,因个人发展需要,我决定辞去现有职务。九年来,我在公司收获了很多,也非常感谢公司的培养。”
“我会在一个月内完成工作交接,确保项目顺利过渡。”
我把辞职报告交给了赵总。
4
他看完后,脸色变得很难看:“老李,你这是闹情绪?”
“这不是闹情绪,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我平静地说。
“因为昨天的谈话?”赵总皱眉。
“不只是昨天。”我摇头。
“那是因为啥?”赵总有些急了。
“我觉得这里已经不适合我了。”我直视他的眼睛。
赵总愣了一下,试探着说公司正计划推出一项“老员工激励计划”,但当我问具体细节时,他又含糊其辞,这让我更加失望。
赵总沉默了一会儿,说:“老李,你要想清楚,你在这干了九年,业务熟得不能再熟,离开会很难适应的。”
“我会适应的。”我语气坚定。
“而且你走了,公司损失很大,很多项目都指望你。”赵总加重了语气。
“公司会找到合适的人。”我回应。
“老李,我给你涨到13000怎么样?”赵总试探着说。
13000?我差点冷笑出声,这还是比新人低了一半多。
“赵总,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心意已决。”我摇头。
“16000呢?”赵总提高了筹码。
“赵总,这不是钱的问题。”我语气平静。
“那是什么问题?”赵总急了。
“是尊重的问题。”我一字一句地说。
“尊重?”赵总愣住。
“一个不尊重老员工、不认可他们价值的公司,我没法继续待下去。”我站起身。
赵总还想说什么,但我已经不想再听,脑海里闪过九年前他许下的“不会亏待老员工”的承诺,如今却像一个笑话。
“老李,你这是威胁我?”赵总的脸色更难看了。
“不是威胁,是事实。”我平静地说。
“那你打算去哪儿?”赵总追问。
“已经有公司录用我了。”我回答。
“什么公司?”赵总的声音有些急促。
“这个就不方便说了。”我淡淡一笑。
赵总气得脸都红了:“老李,我告诉你,离开这里,你未必能找到更好的!”
“这就不劳您操心了。”我回应。
我转身离开时,听到赵总在办公室里摔了文件夹,估计是气得不轻,但我心里却异常平静。
我的辞职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公司。
同事们都震惊了。
“明哥,你真要走?”小张一脸不可思议。
“是啊,咋突然就辞职了?”另一个同事问。
“你在这干了九年,舍得吗?”老王叹了口气。
我只是淡淡地说:“是时候换个环境了。”
公司内部微信群炸开了锅,有人匿名爆料说其他新员工的薪资也远超老员工,群里讨论了一晚上,直到管理员禁言才消停。
大家心里都明白,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突然离职,八成是因为待遇问题。
“明哥,新公司待遇咋样?”小张私下问我。
“比这儿好点。”我没细说。
“那就好。”小张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羡慕。
“明哥,新公司还招人不?能不能介绍一下?”另一个同事小声问。
“没问题,有机会我帮你问问。”我笑着说。
我发现,不止我一个人对公司不满,好几个老同事私下找我喝酒,吐槽自己加薪申请被驳回的经历,还有人说已经开始投简历了。
周泽听说我要走,也很意外。
“明哥,你要走了?”他问,语气里带着不舍。
“是的。”我点头。
“为啥?”他追问。
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周泽,我问你,你觉得你的薪资合理吗?”
“挺合理的啊。”周泽理所当然地说,“公司给的待遇在行业里很有竞争力。”
“那你知道我的薪资是多少吗?”我问。
“不知道,公司不是不让打听吗?”周泽摇头。
“12000。”我直接说。
“12000?!”周泽瞪大了眼睛,“这……不可能吧?”
“为啥不可能?”我反问。
“你干了九年,技术这么强,经验这么丰富,怎么可能才12000?”周泽一脸震惊。
“但这就是事实。”我苦笑。
周泽沉默了许久,告诉我他曾问过HR关于老员工待遇的事,HR只说“公司会平衡”,这让他开始怀疑公司的透明度。
“明哥,我不知道……我以为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周泽低声说。
“现在你知道了。”我拍拍他的肩膀。
“那我的工资是不是太高了?”周泽有些不安。
“不是你太高,是我们太低。”我叹了口气。
“难怪你要走。”周泽点点头,若有所思。
“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赶上了好时候。”我安慰他。
周泽后来告诉我,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觉得公司在薪资上的不透明让他心里有点不踏实。
5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交接中。
我负责的项目太多,交接工作复杂得像一座大山。
我把所有技术文档整理得清清楚楚,把代码规范一条条写明白,把业务流程梳理得一目了然。
有一次,周泽因为压力太大写错了一个关键代码,我连夜帮他改好,避免了项目延误,他感激得差点红了眼眶。
我每天加班到深夜,不是因为对公司多有感情,而是因为这是我的职业底线。
赵总又找了我几次,试图挽留。
“老李,你再想想,我可以给你涨到18000!”赵总的语气有些急切。
“老李,公司真的离不开你,你走了项目怎么办?”他又说。
“老李,我们可以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带个新团队!”赵总抛出新条件。
他还拿出一份新合同,承诺加薪外还有额外年假,但条款里满是模糊的“视情况而定”,让我彻底寒了心。
但我的心意已决。
18000是不错,但这是在我提出辞职后才给的。
如果我不走,他们会主动给我涨薪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且,18000还是比周泽低了一大截。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他们眼里,我这个九年的老员工,价值还是不如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
“赵总,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不会改变决定。”我坚定地说。
“老李,你这是在赌气!”赵总有些急了。
“不是赌气,是为了我的职业发展。”我回应。
“你觉得离开这里,对你的事业有帮助?”赵总冷笑。
“至少,我会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一字一句地说。
赵总还想说什么,但我已经不想再听,脑海里浮现的是九年前我们一起熬夜写代码的日子,那时的赵总和现在判若两人。
最后一个星期,公司办了个简单的欢送会。
虽然人不多,但气氛挺温馨。
“老李,祝你在新公司顺顺利利!”小张举杯说。
“别忘了我们这些老伙计!”老王笑着拍我的肩膀。
“以后多联系啊!”另一个同事说。
同事们送了我一张手写的感谢卡,上面写满了对我九年付出的认可,我感动得差点掉泪,但对公司管理层的失望却更深了。
我一一和大家道别。
虽然对管理层有意见,但对这些同事,我还是舍不得。
“明哥,我会想你的。”周泽说,眼睛有些红。
“我也会想你们的。”我笑着说。
“明哥,你走了我咋办?这么多工作我应付不来。”周泽苦着脸。
“相信自己,你比你想的厉害。”我鼓励他。
“但我还有好多不懂的。”周泽叹气。
“边学边干,我刚来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我拍拍他的肩膀。
最后一天,我清理工位时,发现抽屉里还有一张九年前公司第一款产品的设计草图,那是我和赵总一起画的,感慨万千。
看着空荡荡的工位,我心里有点酸楚。
九年的时光,就这么结束了。
但我不后悔。
有时候,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新公司的工作环境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办公室宽敞明亮,同事们专业又热情,最重要的是,管理层真的很尊重技术人员。
我的直属领导是技术总监王总,他对我的能力很认可。
6
“老李,你的技术功底扎实,项目经验丰富,我们特别庆幸能挖到你这样的人才!”王总笑着说。
“谢谢王总的认可。”我回应。
“有什么需要支持的,随时找我!”王总拍拍我的肩膀。
我很快融入了新团队,主导了一个创新项目,结合我的经验和公司资源,项目效果超出预期,客户直接追加了订单。
我还组织了一次团队技术分享会,讲了讲我在上一公司的经验教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王总在一对一谈话中告诉我,公司计划让我带一个新团队,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里的薪资待遇也很不错。
20000的基本工资,加上奖金和福利,一个月到手大概28000。
比我在老公司的收入高了近三倍。
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三个月后,我完全融入了新公司。
那天,我正在写代码,前台小姐姐突然说有人找我。
我抬头一看,竟然是赵总。
我的前老板,穿着一身正装,脸色憔悴,看起来比以前老了不少。
“老李,能聊聊吗?”他走过来,语气有些低沉。
我愣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去楼下咖啡厅吧。”
我们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赵总,你怎么来了?”我问。
“我想找你谈谈。”赵总的眼神很复杂。
“谈什么?”我有些疑惑。
“关于你回公司的事。”赵总认真地说。
我愣住了:“回公司?”
“是的,我们希望你能回去。”赵总的语气很诚恳。
“为啥?”我皱眉。
“因为公司需要你。”赵总叹了口气。
他告诉我,公司最近丢了一个大客户,原因是项目延误,管理层内讧严重,大家都在推卸责任。
“老李,你离开后,公司的项目进展得很慢。”赵总说。
“周泽一个人顶不住这么多工作。”他继续说。
“那就再招人。”我淡淡地说。
“招了几个,但都不行,要么技术差,要么没经验。”赵总的脸色很严肃。
“慢慢培养就行。”我回应。
“来不及了。”赵总摇头,“几个大项目都可能延期,公司会损失惨重。”
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那你想咋办?”我问。
“我希望你能回去。”赵总的眼神很恳切。
“条件呢?”我问。
“基本工资28000,外加项目奖金和股票期权。”赵总说。
28000?这比我现在的工资还高。
“你觉得我会答应?”我反问。
“我希望你能考虑一下。”赵总说。
“为啥?”我追问。
“因为你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没有你,公司很难走下去。”赵总的语气很沉重。
“那你当初为啥不珍惜我?”我冷冷地问。
赵总沉默了许久,承认公司最近裁了几个高薪新人,试图调整薪资体系,但问题依然没解决。
“老李,我们确实做错了,没能重视老员工的价值。”赵总低声说。
“现在才意识到?”我冷笑。
“是的。”赵总点头。
“晚了。”我摇头,“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老李,你能不能给我们个机会?”赵总的语气几乎是恳求。
“什么机会?”我问。
“让我们弥补之前的错误。”赵总说。
我看着他,发现他的眼神很真诚。
但我还是摇了摇头。
“赵总,我不会回去的。”我坚定地说。
“为啥?”赵总急了。
“因为我在这儿很好。”我回答。
“这里能给你啥?”赵总皱眉。
“尊重。”我一字一句地说。
赵总愣住了。
“老李,我们现在也会尊重你的!”赵总急忙说。
“现在?”我苦笑,“现在已经晚了。”
“老李,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咱们得往前看。”赵总试图劝我。
“往前看?”我站起身。
我脑海里闪过九年前赵总创业时的模样,那时的他满腔热血,可如今却被利益蒙蔽了眼。
“赵总,你知道吗?在我来之前,我已经拿到了升职的机会。”我平静地说。
“下个月,我就是这公司的技术经理了。”我继续说。
赵总的脸色瞬间变了。
“技术经理?”他张了张嘴。
“是的。”我点头。
“那……那薪资呢?”赵总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说了一个数。
赵总彻底愣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