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年过五十,风雨半生,确实为儿女倾尽了所有。有时候,当我们对子女的爱毫无保留的时候,发现有些孩子长大了并不是那么孝顺,这不仅让我们替孩子的未来担忧,也替自己的晚年担忧。子女有以下三个坏习惯,大多不会很孝顺,父母要给自己留好后路。

这一点估计有些父母感同身受,但是有时候却又十分无奈。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喊了孩子无数遍,结果孩子没吃几口就开始挑刺,言语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抱怨。身为父母的我们,这一刻确实有点心寒,明明自己倾尽所有,结果换来的并不是感恩。
所以说,当子女缺乏感恩之心,那么他们将父母的爱视为一种无私地付出,甚至会觉得父母这样对自己,就是应该的。当子女想买什么、想吃什么,就会伸手向父母索要,父母每一次都实现孩子的愿望。但凡有一次父母没有满足儿女的想法,那么儿女就会攻击父母,否定父母之前所有的付出。

当一个人心中没有感恩之心,如同一台缺失了温度的机器,未来的世界里如何爱人、爱己呢?感恩,并非要孩子对我们鞠躬尽瘁,而是能看到父母父母平日里的付出和汗水,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不要把父母的爱当成空气,更不要忽略掉父母的付出。人到中年,身为父母的我们,真的应该为自己留一条温暖体面的后路。
2、一味地索取 从不付出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很多孩子不管是上学也好,上班也罢,总是一味地跟家里要钱,而且从不考虑父母当下的难处。比如最近看中了一部手机,又或者看中了一台电脑,就伸手向父母索要。又或者看到别的同学都有、自己却没有的东西,那种攀比的心理作祟,偏偏争着吵着问父母要钱。

上班了以后,子女不想着如何存点钱,或者为家里分担一点重量,反过来还要啃老。子女一味地索取,从不付出,并没有照顾父母的打算和计划,一直只知道享受和接纳,并不会因为伸手要钱而觉得心生愧疚。等到我们年老体衰,无法再给子女依托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子女来孝顺我们呢?
其实一段健康的亲情,并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双向的滋养。我们身为父母,心甘情愿地为儿女付出和牺牲,这一切源于爱,而非义务。同样的道理,子女也应该懂得及时回馈父母,懂得与父母分享生活点滴,为整个家庭付出一部分。
3、遇事逃避责任 从不主动承担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责任感这种东西就应该从小培养。有些儿女遇事喜欢逃避问题,从来不主动承担责任,结果都是父母出面来兜底。一次两次是这样,未来的人生之路,父母能给子女兜底多少次呢?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子女要学会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身为父母的我们,当孩子遇到了难题或者闯了祸,总是下意识地出面保护孩子,生怕他们受到一丁点欺负,努力为他们扫清一切障碍。一开始我们可能会以为这就是父母的爱吧?可是时间长了以后才发现,父母越兜底,子女越容易养成逃避责任的坏习惯,永远学不会独当一面。所以说,一定要让子女改掉这几个坏习惯,也是为我们的晚年留好后路。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