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开始对中国下狠手了,中国半导体的领军企业闻泰科技,在欧洲的核心资产遭遇荷兰政府的“合法掠夺”。
10月12日晚上,闻泰科技公告称,9月30日,荷兰政府对其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发出部长令,冻结这家荷兰芯片制造商的资产、知识产权等,这个时间要求持续一年,并且还规定安世公司以及它分布在全球的30个关联主体,不能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还有人员方面做任何变动调整。

这是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接下来第二个要求是,荷兰那边的法院作出了裁决,先把闻泰科技派到安世半导体担任CEO和董事的张学政的职位给暂停了,还安排了一个其他国家的人来担任非执行董事,而且这个董事有能拍板做决定的投票权。
另外呢,法院还专门指定了人来管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大家都知道,闻泰科技是中国很有名的半导体企业,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都能做,在全球都是排在前头的。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旗下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总部设在荷兰的奈梅亨市,主要业务集中在分立器件和逻辑器件的研发与生产上。
安世半导体最早是飞利浦半导体旗下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后来,闻泰科技从2018年开始着手收购安世半导体,经过一系列操作,到2020年成功完成了收购,最终间接持有安世半导体79.98%的股份。安世半导体可以说是闻泰科技在半导体领域的核心基石。

到了24年,安世半导体的收入达到了大约147亿元,这个数字占到了闻泰科技当年总收入的大约六分之一。荷兰最近这一系列动作,被欧洲媒体评价为“前所未有的紧急手段”,给闻泰科技带来的冲击可谓极其严重。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闻泰科技目前除了持有的那一股之外,原本作为安世半导体控股方所享有的其他权益,也就是剩余那99%股东应有的权利,如今都没法正常使用了。荷兰法院做出的这个裁决,就相当于说在接下来这一整年里,安世半导体要是想做出什么重要的决策,必须得先拿到荷兰政府的许可才行。
荷兰这次对中国搞出这么个动作,可不是碰巧或者无意的。虽说荷兰表面上是个有主权的独立国家,但在政治方面,它其实处处都被美国牵着走。荷兰这次的动作,就是在紧密配合美国最近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
当地时间9月29号那天,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个出口管制的穿透性规定。这个规定讲的是,要是企业被列入了美国的“实体清单”,那它持股超过五成的子公司,也得跟母公司一样,受到出口管制的限制。现在闻泰科技已经被美国加到了“实体清单”里头,而且它持有安世半导体的股份超过了五成。这么一来,安世半导体估计也得被美国弄进出口管制的名单里了。

虽说荷兰经济事务部的发言人硬说,美国没掺和荷兰针对安世半导体做的这个决定,还强调这次行动的时间“就是碰巧了”。但这种说辞谁会信啊!荷兰之前就一直按美国的意思,对阿斯麦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事儿,管得越来越严。而这次的事件,这事儿发生在全球芯片行业竞争特别激烈的时候,而且从时间上来说,荷兰政府采取行动,和美国政府行动之间就隔了一天,荷兰这动作跟美国配合得相当紧密。
不光咱们觉得是这样,国际上好多人也都这么看。英国《金融时报》就讲:“荷兰政府这做法,完全就是在跟着美国走”;彭博社也说了,特朗普政府在荷兰采取行动之前,才刚刚扩大了制裁的范畴。闻泰科技的一位高管在和投资者开电话会的时候,直接就说:“荷兰经济事务部这做法,明显就是跟在美国政府屁股后面,像只温顺的小绵羊一样。”

咱们中国肯定不能答应这事儿,首先就是坚决反对。对于荷兰政府搞的那些限制措施,10月13号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常规的记者会上表明,中方始终不认同随意扩大国家安全概念的范围,尤其反对以歧视性的手段针对特定国家的企业。闻泰科技也发布了正式声明,指出荷兰政府以并不存在的“国家安全”问题为幌子,对安世半导体采取全球运营限制措施,这完全是出于地缘政治的偏见,属于过度行政干预。
要是中国的反对没有起到作用,那接下来中国很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彭博社等一些媒体都发出提醒,荷兰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会让中欧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员警告说,中方大概率会展开反制行动。“可以合理推测,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时,目标范围会扩大到整个欧洲半导体行业,而不会仅仅局限于在华开展业务的荷兰企业。”

大家都觉得这个分析有道理,中国肯定不会对这事儿默默忍受。林剑特别强调:“相关国家必须切实遵循市场规则行事,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中方坚决捍卫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立场坚定不移。”
现在芯片这块儿竞争得可激烈了。欧盟那边正打算弄《芯片法案2.0》,想推动他们本土芯片产业发展。这次的事儿说不定会成为中欧在高科技领域产生摩擦的一个信号。不管荷兰政府怎么辩解,说这事儿“就是碰巧了”,但他们干的这些事儿和美国一起围堵中国芯片的节奏太一致了,这背后地缘政治博弈的意图根本藏不住。
好,今天的话题就谈到这,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