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方知父母恩。我才发现西方人只有朋友一伦关系的思维,用于中国人后就是颠倒伦常,违背伦常,并且连人根铲掉。儿女长大,首报母恩。所有收入应交娘才是大家风范。小时候也常听人说刚上班的年轻人,你终于长大能给你妈挣钱了。或者常听人问小孩,你长大赚钱给谁?孩子就会钻妈妈怀里笑,问给妈不?有的小孩就很干脆点头,有的就很犹豫。还有时候常听大人说小孩,那么小就知道给自己占。大人们都是慈爱的说笑,并不当真,可现在想想,好重要的引导。

我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可小时候爸爸就说一句话,你以后可以不养我,但一定要养你妈,你妈生你们几个不容易。我就生起了很坚强的信念和担当,我就知道一定要养娘,当然也不会不养爸。那自己靠什么谋生呢?还得靠真本事,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长本事。这一念正,就什么都正了。其实小孩子很好教,就教爱娘听娘话,这孩子就根正了。为了爱娘什么都能学会。

再想没结婚前,是这家的儿女,结了婚还是这家的儿女。不过是儿子留下是顶梁柱,要传承家业,女儿嫁夫家,为夫家兴家旺族生儿育女。所以重男轻女,不是爱儿子不爱女儿,而是爱家护家。因为媳妇进门就是子孙的娘了,哪能轻视了。夫妻本来就是两家的儿女,彼此之间无恩无情,因为婚姻成为一家人,那也有自己的伦常位,媳妇就是晚辈,是卑位,与儿子同伦。就应该与儿子共同孝顺父母,这才有德有义,才能生恩生爱。所以一结婚就与父母分家是大不孝。父母养你几十年,结婚就成两家人了,恋爱几年的人就超越父母尊位成一切了。这个肯定不长久。情爱不是道义。恩爱夫妻破坏了父子有亲的伦常,果报是自己的儿女将来也不孝自己。代代不孝,传不过三代。

父亲常说,媳妇不好是自己儿子的问题,女婿不好是自己女儿的问题,别找别人的事,都是自己不正。现在想想确实是。儿子爱妻子,钱就全给妻子不给娘了,可丈夫喜欢小三了,钱就全给小三不给妻子了,那这儿子的爱不是真爱,是自私自利的。还是回归伦常最正,儿子的钱给娘交,娘治家,也要给所有家人每人零花钱或常规开支。给儿子多少,给媳妇多少,这就是公平。儿子全交媳妇,这是小两口的事。娘怎么能偏儿子不爱媳妇呢?不可能的。吃一锅饭,有同样的收入,跟着全家富了富过,穷了穷过,这就是真正一家人。婆婆老了,媳妇就自然成女主人,丈夫儿子的钱交自己,自己带媳妇治家理财。这个家是伦常道德家庭,没有漏洞,丈夫孝母敬妻,交钱给家,用钱要说清楚做什么,只要合理,娘都大力支持,不合道义的,比如找小三,娘自然就掐死在萌芽状态,保护家庭稳定,儿子没钱干坏事,干好事娘妻主动成就,媳妇安心学理财,自然家和万事兴。所以媳妇不可以嫌弃夫家不好,而是柔顺才能积德。嫌贫爱富的女子失德,不是个性刚强就是虚荣攀比,天天身心不安,就多病体弱。儿子的根本德行就是孝母敬妻,爱家敬祖。女子的根本德行就是忠贞专一,柔顺随和,不虚荣攀比,不嫌贫爱富。跟着当官的坐轿子,跟着杀猪的翻肠子。一个不嫌弃,女德就厚,易生贤孝儿女。以前我不在乎钱财,认为只要努力踏实工作,钱自然就会有,节约就可有积蓄。现在才明白,谁赚钱,钱应该给谁,正确处理财富才是符合伦常道德,这个很重要。老法师讲赚钱是福报,钱怎么花是大智慧。会花钱的,赚钱越赚越多,不会花钱的,花完就禄尽人亡了。确实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