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的情节设定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多数时候它是不走寻常路的,甚至是会出现一些颠覆读者认知的设定的。
金庸笔下最让笔者觉得“颠覆”的绝不是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神功,那些东西,只要想象力足够丰富,就编得出,真正足以颠覆读者认知的,应该是一些“本不该出现”的设定。
比如丐帮,其实现实中固然也有丐帮,但那不过是一帮行着采生折割之事的人,都可以说是邪派组织了,而金庸笔下的丐帮却是正道组织。
很难想象,一帮连饭都吃不饱的乞丐,居然有心思修炼武功,惩奸除恶,这才叫“颠覆”。
那么金庸笔下最强的乞丐是哪一位?
一、强大的乞丐
提到金庸笔下最强的乞丐,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
(洪七公剧照)
那五绝之中,他的身份是最为特殊的,段皇爷是皇帝,有大把的时间练武,欧阳锋、王重阳、黄药师都是自立门户的宗师,自然也不用多说,唯有洪七公不同,他以乞丐的身份登场,却身怀神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你要说洪七公是最强的乞丐,那就难以服众了,毕竟他在书中的表现也只能用一般来形容,他更多的是充当“传授郭靖武功”的工具人。
而《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则更加霸气得多,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洪七公只是配角,而萧峰是主角,自然有更多亮眼的表现。
萧峰也配得上最强乞丐的称号,光是那聚贤庄一战,就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实战能力。
你且看这段描述:“不少高手上前接战,都让他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数杀了。群雄均非胆怯怕死之人,然眼见敌人势若颠狂而武功又无人能挡,大厅中血肉横飞,满耳只闻临死时的惨叫之声,倒有一大半人起了逃走之意,都想尽快离开,乔峰有罪也好,无罪也好,自己是不想管这件事了。”
(萧峰剧照)
明明他才是猎物,他却能反客为主,将那帮中原高手杀得心生畏惧,这是何等夸张的描述?
不过你要说萧峰最强,或许还有一位乞丐不同意,因为萧峰可没有做到一统天下,而有一位乞丐却做到了。
而那人就有着最强的手段。
二、最强的手段
武林之中最强的手段是什么?
其实并不是各种顶尖神功,而是阴谋诡计,人人都说“江湖险恶”,然而也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这江湖中险恶的是什么呢?
还不是那“人心”吗?而有一位乞丐就可以说是把人心险恶展现到了极致。
而笔者所指的那人即是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曾经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乞丐朱重八。
《明史.太祖本纪》中就有记载朱元璋行乞的事迹:“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
他连为父母下葬的钱都出不起,后来只能出家为僧,这里提到的“游食”基本就等于是捡到什么吃什么了。
而金庸向来喜欢将一些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融入自己的故事中,朱元璋正是在《倚天屠龙记》中登场,成了书中最后的赢家。
(明教剧照)
尽管《倚天屠龙记》是属于张无忌的故事,但张无忌却始终没能斗过朱元璋,他擅长操控人心,把张无忌一步步逼得脱离明教,继而由他统领明教,创立了后来的大明王朝。
三、最好的结局
不得不说,金庸的安排是十分巧妙的,原著最后一回中就有提到这么一句:“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华所建的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朱元璋剧照)
因为在金庸的世界观里,朱元璋也算是依靠明教而崛起的,所以他建立的王朝名为“大明”,还真是被他给圆回来了。
金庸后来甚至都没写一部《倚天屠龙记续集》来续写张无忌的故事,自然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注定是朱元璋一统天下,即便张无忌有再多的不甘,金庸也不可能让一个虚构的角色去杀了朱元璋,毕竟他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武侠化的润色,却没法改写人物的结局。
作为一个配角,朱元璋的结局可以说是比绝大多数主角都要好得多了。
《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初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也就是说朱元璋至少娶了四十六位妃子,毕竟陪葬的就有这么多。
(妃子剧照)
不过有史料记载名字的,也就是成穆贵妃孙氏、淑妃李氏、宁妃郭氏、郭惠妃、庄靖安荣惠妃崔氏、汪(江)贵妃、赵贵妃、昭敬充妃胡氏、郑安妃、达定妃、胡顺妃、李贤妃、刘惠妃、葛丽妃、韩妃、余妃、杨妃、周妃、张氏、郜氏、林氏。
还有就是他的马皇后了。
无论如何,朱元璋从一个乞丐的身份一路走到最后一统天下的皇帝的位置,他的经历当真是传奇,他绝对算得上是金庸全书最强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