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迁暴富到自费改造:老破小业主的自救时代来临

广州猎德村的分红通知又刷屏了。2025 年初,这个曾经靠拆迁诞生无数千万富豪的村子,给村民发了 4 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分红。但与此同时,杭州浙工新村的业主们正忙着凑钱 ,一套 75 平米的老房子想改成新房,最少要掏 10 万,要是想换大点的户型,加上车位得花近百万。
一边是躺着收钱的 "拆迁神话",一边是自掏腰包的 "改造现实"。2025 年 8 月 28 日中央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彻底挑明了这个变化:以后老房子改造,要靠 "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了。
政策变了:拆迁再无 "金主爸爸"
今年关于老房子改造的信号其实早就释放了。3 月住建部部长倪虹就说,2000 年前的老小区都要纳入更新范围,鼓励居民自己动手改;7 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更是把城市更新提到了 "高质量发展抓手" 的高度。
所谓 "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简单说就是五步走:房子被鉴定成危房后,业主自己商量着凑钱,找施工队把老房子拆掉,在原地按原面积(可微调)建新楼,最后搬回去住。这里面业主、政府、施工队分工明确:业主出钱又监工,政府定规矩搞协调,施工队负责干活。
这和以前的拆迁模式完全不同。过去是政府划线、开发商掏钱,业主等着拿补偿;现在政府只给政策,开发商变成了打工仔,业主成了最大的出资人。用杭州朝晖街道书记李骃的话说,就是从 "要我改" 变成了 "我要改"。
案例曝光:改套房子要花多少钱?
杭州瓶窑镇的桃源小区去年就试过水。两幢危房重建,居民出了 84% 的钱,政府补了 16%,每户大概花了 20-30 万。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外立面、防水这些 "面子工程" 由政府买单,业主只负责房屋主体结构的费用。

改造效果确实明显:老破小变成了带电梯的小高层,450 个车位实现人车分流,中介说现在挂牌价能到 4-5 万 / 平米。但要知道,这里住的多是浙工大老师,经济条件不错。住建部 2020 年数据显示,全国像这样的老小区有 16 万个,4200 万户居民,绝大多数未必能拿出这笔钱。
时代转折:为什么拆迁暴富没了?

但现在情况变了:全国总人口已连续 3 年负增长,专家预测这种趋势还会加快;城镇化率达到 67%,9.4 亿城镇人口意味着大部分人已经进城了。城市发展从 "摊大饼" 变成了 "螺蛳壳里做道场",没必要再大拆大建了。
中央文件里说得很清楚,城市发展要 "存量提质增效"。意思就是用好现有房子,通过改造提升品质,而不是靠卖地搞开发。这意味着:能凑钱改造的老小区,房价会回升;凑不齐钱的,只能在时代里慢慢掉队。
过去守着老房子等拆迁,靠的是运气;现在想让房子保值,靠的是实力。对于千万老破小业主来说,自费改造的时代已经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