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的到账提示刚响,妈妈的筷子就摔在桌上:“3万?你肯定是跟那些老板搞歪门邪道!”
全家聚餐的气氛瞬间凝固。爸爸抓起他放在沙发上的笔记本,撕着“AI数字人直播方案”骂:“学个破专业不考公,天天躲在屋里‘直播’,这就是你说的‘工作’?没骨气!”
男生没敢说,他刚收到的3万,是这个月的AI运营服务费。笔记本里撕坏的纸页上,记着数字人“小艾”的优化参数——光调整微笑弧度,他就测了200多次。
学数字媒体时,他迷上AI数字人直播,别人刷剧时,他在宿舍练手:给数字人做口型校准,写适配算法的直播话术,甚至自己掏钱买低价云算力训练模型。可毕业实习泼了冷水,MCN老板说“数字人是噱头”,只让他给真人主播搬设备,月薪3千连房租都不够。
转机是亲戚的服装店危机。主播突发高烧,堆着的新款卫衣卖不出去,他抱着电脑赶过去:“试试我的数字人。”半小时内,他调出训练好的“小艾”,套上店铺Logo虚拟背景,开播就喊出他写的钩子:“卫衣清仓!身高160穿L,卡码拍大,现在下单送袜子!”
2小时直播,“小艾”全程不冷场,自动回复用户问题,成交120单。这一幕刚好被来考察的电商老板看到,当场递名片:“我有5个服装号,你帮我做数字人运营,每月保底3万。”
外人眼里的“捷径”,是他熬到凌晨的日常。数字人不会自己卖货,他要根据后台数据改话术——发现“卡码拍大”比“尺码标准”转化率高15%,立刻优化;用户问“起球吗”,他给数字人加了即时回复模板;甚至数字人眨眼频率,都要调到和真人一致。
麻烦还是来了。他花2万买专业图形工作站,邻居看到就传“这小子被女老板包养了”。爸妈逼他辞职,说“找份正经工作”,他只能把设备搬去朋友的储藏室,凌晨接老板的需求改方案。
真相大白在老板上门那天。对方提着水果,身后跟着助理,手里的平板亮着直播后台:“叔,姨,您看——这是他运营的号,数字人单场卖10万,比之前真人主播还多3成。”
平板上,“小艾”正流畅地介绍牛仔裤,用户刷“显瘦吗”,她立刻侧身展示,微笑弧度刚好。老板翻出转账记录:“这3万是他应得的,光帮我优化话术,就省了两个主播的工资。”
爸爸捡起撕坏的方案纸,指尖抚过密密麻麻的参数,没再说话。妈妈偷偷擦了眼泪,转身去厨房加菜。
后来男生用赚的钱,给家里换了新冰箱。他在朋友圈发了张“小艾”的直播截图,配文:“世上从没有捷径,所谓轻松赚钱,不过是把别人玩游戏的时间,用来磨技能。”
你身边有“被误解的技术达人”吗?评论区聊聊,为专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