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学校排骨咬不动,我还骂他挑食,直到看见这张照片……” 最近,上海家长王女士的一条朋友圈,让 “校园午餐” 话题直接冲上热搜第一。照片里,小学生餐盒中的糖醋排骨,只剩几根光秃秃的骨头,连一丝肉沫都找不到,可这样的 “骨头餐”,孩子们已经吃了快一个月。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场看似普通的 “排骨吐槽”,竟牵出了一个覆盖 500 多所学校、持续 10 年的校园餐黑幕 —— 给孩子供餐的企业,不仅用过期 540 天的冻肉,还销毁证据、伪造溯源记录,而家长们投诉了 3 年,却始终没人管!
事件时间线扒光:从 “臭虾仁” 到 “立案侦查”,我们等了 30 天

很多人以为这是突发事件,其实早在今年 3 月,就有家长发现问题:
3 月 12 日:静安区某小学家长投诉,孩子吃的虾仁里有虫子,学校却让 “别声张”;
9 月 15 日:多所学校爆发 “臭虾仁事件”,孩子吃后呕吐腹泻,家长晒出肠胃炎诊断单;
9 月 16 日:涉事企业 “绿捷” 紧急删除所有食材溯源记录,对外宣称 “虾肠外溢”;
9 月 18 日:上海市教委回应 “一周内出结果”,却回避 “过期冻肉” 问题;
9 月 23 日:多部门联合通报:绿捷负责人被抓,用 540 天冻肉供餐,市属国企接管;
10 月至今:家长要求彻查招标黑幕,却迟迟没下文。
这 30 天里,家长们从 “投诉无门” 到 “集体抗议”,再到 “终于等到立案”,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有家长说:“我们交 18 元 / 餐,孩子吃的是便利店 10 元盒饭都不如的东西,每周还有 3 天是油炸冻品!”
更可怕的是 “背后的保护伞”:问题企业为何能中标 10 年?
比起 “过期肉”,更让家长愤怒的是 “绿捷的硬后台”:
投诉不断却年年中标:绿捷 2024 年因健康权纠纷被起诉,2025 年 3 月又曝 “虫虾事件”,却能连续 10 年拿下上海 500 多所学校的供餐权;
敢销毁 211 所学校原料:有内部员工爆料,当分餐经理发现虾仁有虫后,绿捷负责人直接下令 “销毁 211 所学校的同批次原料”,还威胁员工 “敢说出去就开除”;
招标流程疑云重重:家长查询招标记录发现,绿捷每次投标的报价都 “刚好比第二名低 1 元”,且资质审核时 “关键信息被模糊处理”。
有从事招投标的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情况要么是提前透标,要么是有内部人打招呼,普通企业根本没机会竞争。” 而这 10 年里,有多少孩子吃着过期冻肉长大,没人能说清。
家长必看!3 招守护孩子校园餐安全,别再等 “出事才维权”现在绿捷虽然被查,但家长们的焦虑并没消失:“下次再出现‘红捷’‘蓝捷’怎么办?” 其实,我们可以提前做好这 3 件事:
主动查溯源:要求学校公示每日食材采购记录,重点看 “生产日期” 和 “检疫证明”,发现过期食材直接向市场监管局举报(电话 12315);
成立家长监督组:联合其他家长,每周抽 1 天去学校食堂检查,看看食材储存是否合规、加工过程是否卫生;
记录孩子反馈:每天问孩子 “今天午餐吃了什么”“有没有不舒服”,如果发现频繁吃油炸、冷冻食品,及时向学校和教育局反映。
有家长已经行动起来了:“我们组建了监督群,每天轮流去学校看分餐,现在孩子终于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和肉了。” 其实,守护孩子的餐桌,从来不是 “等官方解决”,而是我们主动争取。
这根 “骨头”,不该只让上海家长愤怒“你们家孩子也吃这样的骨头吗?” 前调查记者邓飞的这句话,戳中了全国家长的痛处。校园餐不是 “小事”,它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更关系到教育的底线 —— 当学校一边禁止孩子带零食(怕过期),一边给孩子吃过期肉;当老师教孩子 “要诚实”,却对问题餐食 “视而不见”,这样的教育,怎么能让家长放心?

现在,上海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让家长 “试吃午餐”,也公示了新的食材溯源记录,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的不是 “临时整改”,而是 “长久的监管机制”:比如让家长代表进入招标评审组、食材溯源信息对公众开放、问题企业终身禁入校园市场。
最后想问大家:你家孩子的学校午餐,有没有出现过 “骨头多、肉少”“食材不新鲜” 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建议,让更多家长看到,一起为孩子的餐桌安全发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