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让人反感的一种人:学不会谦卑,听不进半句真话

两个故事。第一位,是某高校教授,著作等身,演讲时喜欢用“毋庸置疑”、“绝对如此”开头。某次学术论坛交流,被一位年轻学者用

两个故事。

第一位,是某高校教授,著作等身,演讲时喜欢用“毋庸置疑”、“绝对如此”开头。

某次学术论坛交流,被一位年轻学者用数据当场驳倒。全场一片沉默,教授涨红着脸反复辩解:我的理论在十年前获过奖……

第二位,是小区门口修了二十年自行车的老师傅。

无论谁来修车,他总会说:这我可能得试两次,老手艺也要跟新车型较较劲。修好后还要追着问一句:“骑着感觉行不行?不行我再调调。”

两种人,两种人生姿态。哪个更让人尊敬,答案不言而喻。

01 为什么越浅薄的人,越容易高高在上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能力越不足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因为他们缺乏客观评价自身的认知水平。

寓言里的河伯,未见大海时,总以为天下之水尽归己有,得见大海时才知是井中蛙观天上月。生

活中这样的人也比比皆是:半瓶水晃荡,以为自己拥有整片海洋。在饭桌上高谈阔论,在说话时总打断他人,在网络上好为人师,总以为是扑克里的king,但king也是小丑,

他们渴望用声音的大小,掩盖内心的虚浮。

学者周国平说:“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因为他足够富裕。

嫉妒是弱者的品质。

越是需要外界认可来填充自我的人,越无法忍受不同的声音。

02 所有傲慢,最终都成了前进的绊脚石

项羽力能扛鼎,却刚愎自用,乌江自刎归天。

他的谋士亚父范增痛心疾首:“竖子不足与谋!”历史一次次证明:

傲慢是失败最早的预告片也是必然。

混迹职场中,听不进建议的同事,终会成为团队的短板;朋友间,那个永远自说自话的人,最后只剩孤家寡人。

哲学家培根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而制造厄运的,往往是自己的傲慢。

03 谦卑不是自我否定,而是更高级的自我认知

真正强大的人,似水般谦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苏格拉底被称作雅典最智慧的人,他却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这不是虚伪的矫饰,而是对认知无限的敬畏。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稻盛和夫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的经营哲学只有四个字:“敬天爱人”。

始终保持敬畏,永远愿意学习,让他不仅在商业上成功,更赢得了尊重。

04 走向谦卑的三重修炼: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破除自我中心

常思“宇宙之大,我之渺小”。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成败得失何其微小。这份宏观视角,是治愈傲慢的最好良药。

保持终身学习

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子弟:“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保持空杯心态,才能不断装入新的东西。

培养同理之心

试着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当你真正理解每个人的不易与挣扎,自然生发悲悯与谦逊。特蕾莎修女的一生诠释了: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

05 谦卑的力量:柔软反而最坚韧

老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谦卑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力量。

它让我们保持开放,避免犯下致命错误;它让我们赢得合作,获得更多援手;它让我们持续成长,不断突破自我局限。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真正的强者,从不害怕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

最后

很喜欢网友的一句话:“水低为海,人低才能为王。”

世界从不善待固步自封的人,却永远向谦逊学习者敞开大门。

能让你走得更远的,从来不是响亮的头衔,而是低下头学习的态度。

点个「赞」,愿我们都能修得谦卑心,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吧!

end

评论列表

才华大道
才华大道 2
2025-09-21 18:16
这次听进去了,你不是不让他占便宜吗?他让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