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新闻中有一则重大消息,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赴华开会前,突然向中企账户汇入1000亿卢比,这笔钱意味着什么?简而言之是用于还债,巴基斯坦欠中国企业颇多款项,尤其是在发电厂领域,他们发电越多亏损越严重,由于收不到电费,还得赶忙去购买高价天然气发电,如今缺口极大,自身难以填补。
为何此事选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开展?我揣测巴基斯坦是欲提前博得些许好感,试想其国内停电抗议几近屡见不鲜,此时向中国企业付款,对外可宣称“瞧我们言出必行”,对内能对百姓表示“电很快便会有了”,这笔钱可够购置好几个月的燃料,最起码能让电厂得以缓一缓。
不过西方记者却一片哗然,整日叫嚷着“中国债务陷阱”,称巴铁被中国逼迫得还不起钱,但数据摆在那里:中国贷款在巴外债中占比不足16%,利率才约2%,比世行贷款便宜一半,巴债主真正的祸首是他们自己的那些政客,一年花费140亿美元购买进口能源,外汇都快被榨干了,电费收不回来,偷电的人还到处都是,这怎么能怪中国?
谈及项目成效,塔尔煤电厂与萨希瓦尔电站功不可没,单这两个电厂便能为两千万人提供电力,巴基斯坦自行产煤发电,减少部分进口油气的采购,一年可节省35亿美元外汇,瓜达尔港的原油码头同样表现出色,运油路线缩短了40%,运费降低了18%,这并非是微不足道的数目。
不过巴铁仍颇为发愁,电力网线极为陈旧,偷电逃费状况难以解决,电费常收不全,缺口一直无法填补,中国企业倒是有心助力,比如将智能电网技术传授给他们,使当地自行管理能更高效,不过技术需靠当地人去落实,若巴方政府协调不佳,再好的东西也无济于事。
此次还钱只是开端,巴铁心中清清楚楚,若真想摆脱债务包袱,需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比如运用中国传去的技术,好好整治那些偷电之人,对电网等进行修缮等,但归根结底,他们现在能硬着头皮先偿还欠中国的钱,至少能表明并非只想着占便宜。
中国这边亦是颇为真诚,拿到钱便如同给电厂续了命一般,并未大张旗鼓搞那一套,反正双方心里都明白,合作是长久的,一回还钱顶多算是热热身,往后必然还会遇到新难题,可眼下至少能表明双方还在向前推进,这比干仗要好得多。
要我说这笔账说白了就俩词:信任!巴铁在关键时候没坑咱中国,咱中国也不能因为这点小钱就不管,搞经济合作哪能不遇上点磕磕绊绊,关键是看谁在你犯难的时候拉你一把,谁是真心实意来帮你解决问题的。
声明:文章 80% 以上内容出自本人原创思考,AI 仅用于辅助整理;所有论点与数据均经本人二次核对。配图取材于网络或 AI 制图,无版权问题。本文目的在于弘扬社会正气,杜绝不良导向,敬请读者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