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个扯头发的片段拿影后,这奖还有含金量吗?”2025年11月7日,一张疑似郝蕾的朋友圈截图疯传全网,直指辛芷蕾威尼斯影后殊荣 “名不副实”,还连带扫射戛纳、东京两大电影节评奖乱象。恰逢辛芷蕾新片《日挂中天》上映当天,她火速发长文正面硬刚,甩出六连灵魂拷问驳斥 “运作论”,,内娱这场 “影后含金量之争” 比电影剧情还抓马。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一张署名 “郝蕾” 的微信朋友圈截图。文案火力全开,精准吐槽三大国际电影节,其中对威尼斯电影节的点评直指辛芷蕾:“威尼斯靠女演员扯头发就得影后,这个影后还有含金量吗?” 短短一句话,既点出了 “威尼斯影后” 的关键身份,又用 “扯头发” 锁定具体争议点,网友瞬间对号入座。
截图中还不止针对辛芷蕾,郝蕾(疑似)还炮轰戛纳电影节 “临时增设奖项,只给奖状不给奖杯,打了金棕榈的脸”,暗讽导演毕赣是 “妈宝”;同时影射东京电影节 “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性玩转全场”,结合近期白百何与《春树》剧组的颁奖争议,矛头直指奖项背后的人情或资本操控,感慨 “艺术良心难寻,小人之心遍地”。

网友很快扒出疑似深层原因:郝蕾监制并主演的《地下美人》刚入围东京电影节相关单元却颗粒无收,早年她参演毕赣《狂野时代》的戏份还被全删,多重境遇让这场吐槽被猜测 “夹带私货”。截至目前,郝蕾本人及工作室未回应截图真实性,毕赣与三大电影节官方也暂无表态。
就在舆论发酵12分钟后,辛芷蕾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千字长文,不回避争议正面回应,字里行间满是坦荡与硬气。
她先平静回应 “扯头发” 争议:“那个被反复提起的镜头,只是角色表达的冰山一角。评价表演如同评价一个人,看片段不如看全貌”,还顺势为新片引流,称 “若争议能让大家关注电影全貌,反而是件好事”。

随后的六连问更是直击核心,怼得质疑者哑口无言:“到底是谁来运作?该跟谁运作?拿钱运作吗?还是资本置换?可以运作的话,为什么要等14年才给我运作一个影后?为什么偏偏是我而非别人?” 一连串反问逻辑满分,既戳破了 “运作论” 的漏洞,也道出了自己多年打拼的不易。
文末她格局拉满,不仅表态 “相信评委是被表演打动,电影艺术有其纯粹性”,还感慨 “中国从不缺优秀演员,缺的是让他们发光的好故事”,呼吁同行抱团取暖,让更多华语面孔走向国际。这番回应既没指名道姓攻击郝蕾,又守住了立场,被网友赞 “高情商+硬底气”。

辛芷蕾的硬气回应,源于14年演艺生涯的扎实沉淀。刚入行时,她曾因 “想当国际巨星” 的梦想遭人嘲笑,却从不起眼的龙套角色一步步打拼:《如懿传》中工于心计的金玉妍、《繁花》中风情万种的李李、《绣春刀》里的丁白缨,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此次拿下威尼斯影后,并非偶然。在《日挂中天》中,她饰演的底层女性美云,将东方式的隐忍、压抑与最终的爆发演绎得淋漓尽致。看过影片的观众评价:“扯头发不是噱头,是角色情绪积压后的必然爆发,此前每一分每一秒的铺垫都极具感染力”。评委赵涛在评选时也曾解释,辛芷蕾的表演精准传递了影片的文化背景,获奖实至名归。

要知道,华语演员拿下威尼斯影后难度极高,此前仅有巩俐、叶德娴两人获此殊荣。辛芷蕾在获奖感言中曾哽咽回忆:“十几年前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这份荣誉背后,是她对每个角色的极致打磨,也是对表演艺术的敬畏之心。

这场影后之争,表面是前辈与后辈的言语交锋,实则是对艺术纯粹性与行业规则的探讨。郝蕾的疑似吐槽,戳中了国际电影节可能存在的潜规则;辛芷蕾的硬核回应,守住了实力派演员的尊严与底气。
但无论争议如何,奖项终究只是职业生涯的点缀,能留在观众心中的,永远是打动人心的角色与作品。辛芷蕾14 年磨一剑的坚持,郝蕾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都值得尊重。希望娱乐圈少些暗戳戳的嘲讽,多些对作品的专注与同行的包容,毕竟只有良性竞争,才能让更多好演员、好故事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