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冬天纽约零下13度,一个穿短裤的小孩在雪地里跑步哭闹,旁边男人举着手机录像。这个画面让全网愤怒指责,视频里孩子叫何宜德,当时四岁,现在27岁。最近他被爆出以十五岁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做博士后,当年那个“受虐儿童”成了天才少年。

何宜德出生时胎龄七个月,体重不到四斤,医生诊断他可能脑瘫痴呆。父亲何烈胜是老师转行商人,不相信医生结论,制定严苛的教育计划。孩子刚满月就要游泳,半岁每天训练八小时,两岁能自己爬紫金山,四岁开过飞机,八岁考进南京大学。

这种教育方式被称“鹰式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冷天裸跑、雨天不打伞外出,每天固定作息到分钟。父亲设计上百种项目,连上下学路上时间都安排学习。孩子从小跳级,十一岁拿专科文凭,十四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外界质疑不断。有人觉得这是炒作,也有人质疑孩子身心健康。但资料显示他确实成绩优异,2020年简历显示他精通多门语言,获数学竞赛奖项。剑桥录取文件公开后才逐渐被相信。网上有他演讲视频,说话思维清晰,回答学术问题流畅。

何烈胜解释这套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说早产儿体能差必须锻炼,智力开发要趁早。孩子五岁时能看世界地图,七岁自学编程,十岁发表学术论文。他认为传统教育进度太慢,孩子的潜力需要被“挖出来”。

这些年父子俩没少惹争议。2016年纽约雪地视频让何烈胜被骂虐待儿童,但当事人何宜德多次公开回应“理解爸爸”。2021年剑桥发来通知时,父子俩都没庆祝,何宜德说这只是研究目标之一。

现在何宜德在剑桥做量子计算研究,社交媒体偶尔发实验照片。最近一次动态是悼念物理学家杨振宁,配文提到自己正在攻克的纳米机器人课题。父亲不再对外解释教育方法,称“路走到今天,不用多说”。

27岁生日当天,何宜德在社交平台发了实验室日程表,和少年时期贴在书桌边的一模一样。没人知道他未来会怎样?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条被争议铺就的路,走到现在已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