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作为SLG玩家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那些并肩作战的瞬间、绝地翻盘的激动、为同盟守下一座城的骄傲,明明在记忆里鲜活如昨,可真要跟圈外人说起,往往只能点开一张战报截图。就算你的心情再怎么激动,也始终无法通过冰冷的数字传达给对方。

那有没有办法将这些发生在游戏内外的玩家故事,用更好的方式记录下来呢?《率土之滨》就通过一座“率土玩家故事博物馆”,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正如馆名展示的那样,这座博物馆的展品虽然都是一些普通的物件,却件件带着温度。
像是这套看似普通的纪念币,就曾是某群玩家的“信物”。在当时,盟主在夜间突遭对手“斩首”,全体成员都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盟主都已经考虑解散队伍,可这些成员却始终不离不弃。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重整旗鼓,从头开始收集资源,终于在之后的战斗中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耀。

还有这台来自玩家“三三”的旧手机,则记录了他从新手村到征服赛季积攒的上百份战报和盟内会议记录、每次攻城前画的战术草图。有次手机进水开不了机,他急得差点掉眼泪,修好后第一时间导出所有数据。“这里存的不只是游戏记录,”他说,“是我和这群人从陌生到信任的每一步。”

至于这堆笔记纸,背后更是藏着一个八旬老人真实不虚的爱。为了完成孙子出国留学前那句“别耽误进度”的嘱托,老人愣是选择从头学起,一点点用笔记纸记录下自己记不住的要点。别看笔记已经泛黄,上面潦草的字迹也开始变得模糊,但那份对晚辈不求回报的爱,却永远地留存在了上面。

当然在博物馆之前,《率土之滨》就已经多次推出活动为玩家故事搭台。
早在2023年,官方就开始征集玩家二创插画。在博物馆中展出的“白星公主”的同人画作,就是在这时候创作而成。这位在画作中看着“萌凶”的女玩家,曾在当年靠一手拆迁队完成了“一人清一州”的奇迹。

还有后续推出的“吾有一计”的活动,更是让多个脍炙人口的玩家故事被拍成了短剧,在更多圈子之间流传。“仙狐”装死诱敌、白衣渡江的故事,就是因为拍成短剧,这才火出了圈,让更多的玩家所熟知。
把玩家的故事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记忆,已经是《率土之滨》在这些年来的习惯。就像这次博物馆,与其说是展示藏品,不如说是展示一群人对游戏的热爱,那些物件的存在,正是玩家与游戏、与彼此羁绊的证明。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博物馆现场看看,或许就能发现《率土之滨》十年长青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一款游戏对玩家最真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