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人多手杂,脾气也五花八门:有说话直来直去的,有慢半拍的,还有爱较真的。老周干了十年,跟各种脾气的同事都处得顺,他说:“不是要讨好谁,是摸准对方脾气‘对症说话’,干活不闹心,还能处成朋友。”
先说说最常见的“直性子的同事”,比如质检组的张姐,说话冲但没坏心,查出错零件直接说“这都装歪了,返工!”。跟她沟通别绕弯子,有事直接说:“张姐,我这批零件按图纸装的,你看哪不对?我立马改”。老周之前跟她搭班,每次送检都主动说“关键尺寸我量了三遍,你再核对下”,直性子就吃“实在”这一套,后来张姐还主动教他看质检标准。

再就是“慢性子的同事,像流水线的老王,干活稳但慢,催他准出错。跟他沟通得留足时间,别追着问“好了没”,换成“王哥,这批活不急,你慢慢弄,弄完喊我搭手”。小李刚来时总催老王递零件,越催越乱,后来学乖了,提前十分钟跟他说“等下要用到这批电容,你先准备着”,反而顺顺当当。
遇到“爱较真的同事,比如设备组的赵哥,调参数必须按手册来,差一点都不行。跟他沟通别“凭感觉”,得带实据:“赵哥,我按你说的参数调了,还是卡壳,你看我记的操作步骤对不对?”。老周之前请教他修机器,提前把故障现象、自己试的办法都记在小本子上,赵哥见他较真,愣是花半小时跟他讲透原理。
还有“沉默寡言的同事,比如仓库的刘叔,平时不怎么说话,问他库存总爱答不理。跟他沟通得“用行动破冰”,先帮点小忙:“刘叔,我帮你搬完这箱再领物料”,等他愿意搭话了,再问正事:“刘叔,明天要的电阻库存够吗?不够我提前报备”。沉默的人往往重情义,你帮他一次,他会记着,下次问事肯定好好说。
其实核心就一个:别用自己的脾气套别人,先观察对方是啥性子,再调整说话方式。直性子配实在,慢性子配耐心,较真的配细致,沉默的配暖心。沟通顺了,搭班干活不窝火,遇到问题有人帮衬——这才是咱打工人最实在的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