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看短故事时,有没有这种感觉?
有的故事,情节此起彼伏,冲突一个接一个,
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而有的故事,像炒菜不放佐料一样,平平无奇,
吃起来寡淡无味。
如果你是读者,你会喜欢哪一类型的文章?
答案毫无疑问,肯定是前者,因为前者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后者完全是记流水账,没有张力,没有冲突。
那我们如何去识别故事是不是流水账呢?
举个例子:我今早上起来,心情不好,我洗漱完毕之后,去楼下早餐店吃了包子。然后坐地铁去上班,地铁人很多,这让我很烦躁,到了公司之后,我开始接着完成昨天未完成的PPT,中午和同事一起点了外卖,下午继续工作,下班后,我又坐地铁回家,回到家之后,感觉很无聊。
像上面这段话,按照时间顺序,事无巨细地记录人物的日常活动,
这就是流水账,没有任何看点,根本没办法调动读者的感官。
这样的文字读起来是不是觉得挺没意思的?
但如果我们改动一下:
比如离竞标会,只有3个小时,而我改了很长时间的PPT,
其核心数据,全部变成了一串乱码。总监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等着我提交PPT,
竞争对手张扬却在一旁看我笑话:“.....放心吧,他绝对来不及......”。
两段话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前面是流水账,很普通。
后面一段,随着竞标会时间临近,改了很长时间的PPT,变成一段乱码,
读者看到这里,就会很好奇,好奇主人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PPT还有没有备份,重做还来得及吗?有没有被总监骂?
你看读者的情绪不就被调动起来了嘛。
那写短篇故事,如何避免流水账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1、增加冲突,增加前因后果。
还是上面的例子:
离竞标会只有3小时,改了很长时间的PPT,核心数据变成一段乱码,
总监告诉我这次竞标会很重要,如果竞标会开始,我还没找回核心数据,就让我卷铺盖走人。
前因就是核心数据已经变成乱码,后果是没找回数据,就辞职走人。
这是不是增加了读者对故事的期待感,
读者期待你能在竞标会开始之前找回核心数据。
再比如上午九点要给领导做汇报,这汇报关乎我能不能晋升为经理,
可是在上班路上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你在犹豫,帮还是不帮?
帮他就会错过汇报,错过晋升机会;要是不帮助他呢?他可能会死。
帮与不帮,你必须做出选择,这就形成了冲突。
如果你只是写,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没做多想,选择视而不见,直接离开。
这就是流水线,没有任何冲突。
2、增加强烈的情绪
简而言之,就是让你的剧情能够让读者跟着一起着急,或者让读者产生深度共鸣。
还是拿上面的PPT举例:
离竞标会开始还有3个小时,改了很长时间的PPT,核心数据变成乱码,
随后总监把你叫去,劈头盖脸把你臭骂一顿,总监威胁你说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蛋。
你气不过,跑到厕所哭泣,一不小心,手机掉厕所里了,可你却刚刚想起来,PPT在手机里还有一个备份。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很恼火,要是手机不掉厕所,就能很快找回核心数据。
可是好巧不巧,核心数据唯一的备份在手机里。
增加情绪,就是让这些坏事雪上加霜,刚有转机,又摊上了其他麻烦。
要让读者的情绪跟着你的情绪走,让读者都为你捏一把冷汗。
3、多练习
避免流水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练习,多写作。
不要害怕写出流水账,只有写出流水账,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
新手不要怕犯错,只要你决定写作,路上的坑一个也避免不了。
多犯错,才能有改正的机会,也才会有进步。
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多写多练,才能避免流水账错误。
写作写成流水账,很多新手都会遇到,我们所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修改。
增加前因后果,增加强烈的情绪,多练习几次,自然就能避免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