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多类害虫综合防治策略:守护作物健康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蓟马、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根结线虫、白粉虱、斑潜蝇以及地下害虫等,严重威胁作物生长。这些害虫种类繁多、习

在农业生产中,蓟马、蚜虫、红蜘蛛、介壳虫、根结线虫、白粉虱、斑潜蝇以及地下害虫等,严重威胁作物生长。这些害虫种类繁多、习性各异,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保障作物产量与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害虫特性与危害

(一)蓟马

蓟马体型微小,多隐匿于作物花、叶背面等部位,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致使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卷曲变形,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阻、发育不良,还能传播病毒病,如番茄斑萎病毒,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在瓜类、茄果类蔬菜上危害明显,茄子被蓟马侵害后,果实表面布满锈褐色斑痕,降低商品价值。

(二)蚜虫

蚜虫繁殖能力惊人,一年可繁衍多代,常密集于作物嫩梢、叶片、花蕾等幼嫩部位,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发黄、皱缩,生长停滞,还会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桃蚜危害桃树时,新梢叶片卷曲,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 。

(三)红蜘蛛

红蜘蛛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叶片吸食汁液,初期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逐渐发展为灰白色大斑,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与营养积累,致使果实品质变差、产量降低 。在柑橘树上,红蜘蛛常使叶片失去光泽,提前脱落,削弱树势。

(四)介壳虫

介壳虫体表有蜡质层,抗药性强,常附着在枝干、叶片、果实上,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枝梢枯萎、叶片发黄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还会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影响果实外观与品质 。在梨树、苹果树上,介壳虫密集分布,阻碍树体生长。

(五)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寄生于作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阻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使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发黄,遇干旱易萎蔫,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 。番茄感染根结线虫后,根部布满根结,地上部分生长衰弱,果实发育不良。

(六)白粉虱

白粉虱群集在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造成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生长受阻,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传播病毒病 。在黄瓜、番茄等蔬菜上,白粉虱爆发时,叶片布满蜜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产量下降。

(七)斑潜蝇

斑潜蝇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的隧道,降低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豆角、黄瓜叶片上,斑潜蝇的虫道清晰可见,破坏叶片组织。

(八)地下害虫

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土壤中活动,咬食作物种子、根系、根茎,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减产 。地老虎咬断玉米幼苗茎基部,造成缺苗,影响玉米产量。

二、综合防治策略

(一)农业防治

1. 合理轮作与间作:通过轮作不同作物,打破害虫生活史,减少虫口密度,如茄果类与豆类轮作;间作葱、蒜等具有特殊气味的作物,驱避害虫,如在黄瓜地间作大蒜 。

2.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残株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害虫越冬场所和食物来源 。

3. 深耕晒垡:播种或移栽前,深耕土壤,使地下害虫暴露于地表,经日晒、冷冻、天敌捕食等,减少虫口基数 。

(二)物理防治

1. 设置防虫网:在温室、大棚通风口、门口等部位设置40 - 80目防虫网,阻止害虫迁入 。

2. 诱捕害虫:利用害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蓟马、白粉虱、斑潜蝇等;利用害虫趋色性,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果蝇等 。

3. 人工捕杀:针对介壳虫、金龟子等体型较大害虫,在害虫发生初期,人工摘除有虫叶片、枝干,或直接捕捉害虫 。

(三)生物防治

1. 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捕食性天敌,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捕食螨捕食红蜘蛛,小花蝽捕食蓟马、蚜虫;利用寄生性天敌,如丽蚜小蜂寄生白粉虱,赤眼蜂寄生鳞翅目害虫卵 。

2. 应用生物制剂: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菌剂防治蚜虫、蓟马、地下害虫等;喷施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防治多种害虫 。

(四)化学防治

1. 科学选药:根据害虫种类、发生时期、抗药性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天敌安全的化学药剂,如防治蓟马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治红蜘蛛用哒螨灵、螺螨酯;防治根结线虫用噻唑磷;防治白粉虱用溴虫氟苯双酰胺、呋虫胺;防治斑潜蝇用灭蝇胺 。

2.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避免盲目加大药量和频繁施药;不同作用机制药剂轮换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采用正确施药方法,如喷雾均匀周到,保证药剂覆盖害虫栖息和取食部位 。

面对蓟马、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应立足综合防治,从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多方面入手,依据害虫特性与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防治措施,实现有效控制害虫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