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司机在高速上只开90~100km/h,不是他们不会开快,而是因为这样更省油、更安全,还能避开超速罚单。比起开得快,他们更看重稳妥、省心。
一、表面慢,实则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对于大多数家用轿车来说,90~100km/h正好处在“经济时速”的甜蜜点。什么意思?

简单说,这个速度下:
油耗最低:风阻不大,发动机转速适中;
车身稳定:不会发飘,也不觉得累;
胎噪风噪小:长时间开车更舒服。
以一辆大众系车为例,90km/h匀速油耗大概在5.5L/100km,而开到120km/h,可能就飙到7L以上了。如果你是开着车跑长途的司机,这一来一回就差出几十块甚至上百块油钱。
二、安全感,比什么都值钱
在车速这件事上,有经验的老司机通常更“保守”。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快不等于安全,稳才是真本事。

以120km/h的速度行驶时,刹车距离往往超过100米。而100km/h左右,至少能缩短20~30米的反应空间。在突发状况下,比如前车急刹、突然变道、爆胎,这几十米可能就是“留命的空间”。
而且速度越快,驾驶员的视野越窄、身体越紧绷、疲劳来得越快。尤其是在雨天、雾天、夜间、高速弯道这些复杂场景下,90~100km/h带来的心理冗余,是很多老司机“主动选择”的安心感。
三、不是跑不快,是“跑太快不划算”
除了安全和舒适,很多司机其实也很“会算账”。
油价年年涨、电车续航越来越焦虑。你可能不知道,电动车在高速上速度一快,电量掉得比你手机还快。120km/h跑一段,你会发现续航缩水得离谱。而90~100km/h,则能多开几十公里,少进一次服务区。

很多长途司机、网约车司机甚至都总结出一句话:“高速费不能省,油能省一点是一点。”
四、不是不敢超速,而是“不想吃罚单”
再说个现实点的理由。
现在高速上区间测速越来越普遍,限速变化也很频繁。一会儿120km/h,一会儿100km/h,遇到隧道、桥梁、下坡,甚至突然降到80km/h。

如果你一路顶着120km/h开,一不留神就压线超速了。虽然有些时候“超10%不罚款”,但有些地方可能会记分、罚钱、拍照三连击。
所以,有经验的司机都会“留点富余”,让车速稳定在100km/h以内,哪怕误差有点,也不会轻易中招。
五、不是“慢”,而是“刚刚好”
现实中,很多车速90~100km/h的司机,其实是:
新手司机,不敢快;
老车老胎,快不了;
一车老小,要稳一点;
长时间驾驶,需要省体力;
开车分心了,无意就慢下来……

甚至还有一些司机,是为了跟上车流节奏。因为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高速中间车道的大部队,大多数就是跑在95~105km/h之间。
如果你一股脑儿飙120,反而需要频繁变道、急刹、加速,心理压力更大,风险也更高。
六、需要提醒的是:别把慢当“特权”
当然,我也不是说慢就等于对的。
比如有些司机90km/h却占着最左车道,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移动路障”,给后车制造了不必要的变道风险。这种情况,不但不安全,还违反交通规则。

我们需要记住一句话:“慢没问题,占道才危险。”
总结:在高速上把车速控制在90~100km/h的司机,并不是真的“开得慢”,而是他们在安全、成本、舒适、守法之间做出的理性平衡。
是的,开得再快,也可能只是早十分钟到;但如果出了事,那可能是晚几年回。
所以下次再遇到这样开车的司机,不妨换个角度去看他们:他们不是慢,而是稳;不是保守,而是清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