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男子程龙的徒步之旅始于13岁观看《大汉天子》时埋下的执念——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让他震撼不已。2014年徒步川藏线后,他感到“缺乏挑战”,古丝绸之路的梦想再度燃起。然而创业失败、母亲重病等现实困境让他蛰伏多年,直到2023年,他顿悟:“人在最有精力时不做件回忆终生的事,会留遗憾。”卖车贷款20万元,背负70斤行囊,他踏上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孤征。

极限挑战:8000公里路途化作19双磨穿的鞋与5辆损坏的小推车。在哈萨克斯坦沙漠,他因50℃高温中暑晕倒,被救护车送往清真寺抢救;在格鲁吉亚感染新冠,蜷缩小诊所输液三日;在土耳其险遇车祸,墓地扎营被误作盗墓贼惊动警察……生理与心理的煎熬让他自嘲“走完十二国,半条命已丢”。
微光暖意:绝境中不乏人性光辉:哈萨克斯坦深夜,华人父子邀其回家住宿;意大利超市员工因无法提供帮助愧疚赠他10欧元;吉尔吉斯斯坦陌生人带他祭奠李白故里。背包上的五星红旗成为无声的“通行证”,跨越语言隔阂串联起善意。

2025年10月15日,程龙抵达罗马斗兽场。城墙洞窟与梧桐树影跃入眼帘的刹那,他怔在原地——“这和西安太像了”。漂泊两年的孤勇者在这一刻突然“回家”,蹲在古迹外痛哭两小时。他在家族群留言:“到罗马了,没给老程家丢人。”而出发时质疑他“疯了”的亲友,此刻终叹服其“前无古人”。

程龙的徒步不仅是个人壮举,更成为现代丝路精神的注脚:
文化纽带:他亲证“一带一路”印记——格鲁吉亚的中国援建公路、塔吉克斯坦的国产出租车、中亚主妇拼多多购物车,让古道焕发新生机;
精神启示:拒绝网红炒作,他全程记录GPS轨迹自证真实,以血肉之躯打破“不可能”。归国后他计划出版书籍、自驾回访相助者,用丝绸茶叶续写感恩之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