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人力部扔出一枚重磅消息:2026年起,就业准证(EP)门槛要按行业大幅上调!想拿EP的朋友,真的要抓紧时间了。

简单说,如果你计划申请EP,或者你的EP将在2026年7月后到期,现在不行动,明年可能就“高攀不起”了。
一句话看懂2026年新政
行业2025门槛
2026门槛
涨幅非金融S$5,000 起S$5,600 起+S$600/月金融S$5,500 起S$6,200 起+S$700/月2026年1月1日开始:
非金融行业:月薪门槛从5000新元涨到5600
金融行业:从5500新元涨到6200
而且,年龄越大,要求越高。续签也一样,只要在2026年7月之后到期,全部按新标准审核。
工资门槛像坐电梯一样往上升,现在不申请,难道要等明年更难?
EP审核:两步走,一步都不能错想拿到EP,必须通过“两阶段评估框架”。很多人以为分数够就行,其实不是。
第一阶段:薪资门槛是“入场券”
如果你的月薪没达到最低标准,后面就不用看了——直接淘汰!
这个标准每年调整,而且按年龄、分行业。年龄越大,薪资要求越高。
所以别再说“我经验丰富工资低点也行”,政策不认这个。
第二阶段:COMPASS打分,40分才及格
这一关像一个“打分卡”,看四个维度:
评分维度20 分10 分0 分C1 薪资>本地同行90% 分位65–90%<65%C2 学历全球TOP100毕业普通本科无学位C3 公司多元化申请人国籍占公司PMET比例<5%5–25%*C4 本地雇佣支持本地员工≥50%20–50%<20%加分紧缺职业+20;创新/国际化+10C1 工资:你比多少本地同行赚得多?
C2 学历:是不是世界名校毕业?
C3 公司国籍多样性:你国籍的人在公司里多不多?
C4 公司本地员工比例:公司请了多少新加坡人?
另外有加分项:如果是紧缺职业,直接加20分;公司有创新或国际化背景,加10分。
注意:如果公司规模小(白领员工少于25人),C3和C4两项会自动各得10分,算是个“新手保护期”。
常见误区,踩一个就凉凉Q1:“我先按旧工资签合同,2026再涨薪?”
不行!人力部只看你提交申请时的工资。
Q2:“我EP到期会自动续?”
2026年7月之后到期的,全部按新标准重审,没有“自动通过”这一说。
Q3:“我月薪超过2万2,就稳了吧?”
不一定。你仍然要达到第一阶段的年龄和行业薪资门槛,而且公司不能虚假报高工资。
2025年,关键冲刺年新申请:必须在2025年12月31日前提交,才能用旧标准。
审批周期3–8周:建议最晚10月底前递交材料,留出补件时间。
别等到年底才动手,一旦材料有问题,可能就错过末班车。
未来趋势:越来越严,越来越贵人力部已经明确:每年8月都会更新薪资基准。也就是说,EP门槛会“动态上涨”,越来越难。
另外,政府也在扩大“紧缺职业清单”,鼓励企业组建“远程+本地”混合团队。外籍人才想留下来,要么你特别优秀,要么你做的工作新加坡人真的做不了。
最后几句真心话每次政策变动,都是一批人的机会,也是另一批人的门槛。
如果你在考虑来新加坡工作,或是公司正打算为你申请EP,请务必把握这最后一年。别等到2026年,才发现自己离标准越来越远。
本文仅为政策解读参考,具体申请请以新加坡人力部官网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