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网络上出现大量有关“取消中考”的消息,甚至还有网友表示“成都已经取消”,更有自媒体表示上海也官宣“免中考”。这是真的吗?对此,成都、上海的教育部门相继作出回应。
成都、上海等地要取消中考?相关地方及时进行了辟谣。其实,官方文件从未提出取消中考。在教育部办公厅文件中,只提出在12个省市区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成都、上海的文件中,提到“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或“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一贯制学校”。
也就是说,网友将“贯通式培养”和“建一贯制学校”理解为取消中考,这种理解和解读让人很无语。但无风不起浪,2023年、2024年就曾传出“取消中考”,教育部就予以辟谣。最近又再次“沉渣泛起”。而此前的起因,是教育部公布了63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189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名单。
网友之所以将相关信息解读为“取消中考”的信号,是因为很多人内心希望取消中考,将9年义务教育延申为12年义务教育,即将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当然,这还与中考变得日益重要、造成学生家长压力过大有一定关系,一旦取消中考、直升高中,无疑学生和家长压力减轻了,两场“决战”只剩高考了。
目前,我国少数地方已经实行12年乃至15年义务教育,也将高中阶段覆盖了,但中考并没有取消。这也意味着,即便未来更多地方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但也未必会取消中考,因为中考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中职院校的选拔性考试,如果中考“消失”,高中如何选拨生源就是个难题。
当然,问题并非无解,完全可以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为高中选拨生源、分流生源。这也是未来教育考试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我们要看到,即便用多元化评价取代传统的中考方式,只是评价方式变了,而中考作为终结性考试和选拨性考试的实际作用并没有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取消中考的希望并不是很大。
但有杭州家长呼吁“是时候考虑12年制义务教育了”,杭州市教育局的回复是:后续我局将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提交相关机构。这或许让某些网友看到新的希望,因为“研究”和“提交”至少说明杭州教育部门“心动了”。坦率地说,这只是顺应民意的一种态度,很可能是研究中考评价方式而非取消。
虽说中考让学生、家长、老师、学校越来越“卷”,让学生提前体验到重大考试带来的压力,但中考也要其独特价值,比如具有教育分流和资源配置等作用,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职院校选拨学生的唯一渠道,也是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直接取消中考的可能性不大,但中考改革几率很大。
因此,不要将希望或幻想寄托在取消中考上,而是应该根据教育部和相关地方改革文件精神,探索贯通式培养模式,并不断改革中考评价方式——这也能减轻教育“内卷”,让学生轻装学习,让家长少些“卷”带来的心理压力。总之,相关地方探索贯通式培养不等于取消中考,学生、家长、网友都要正确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