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板最近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三年前,他借给同行张总 30 万周转,说好一年归还,可到期后张总生意亏损,还款一拖再拖。
多次催要无果后,李老板只好拿起法律武器,法院判决张总限期还款,可张总还是没能力兑现。
无奈之下,李老板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很快找到了张总,张总倒也爽快,坦言自己不是赖账的人,只是暂时资金周转不开,还主动列了一份还款计划:先还 10 万,剩下的 20 万分 10 个月还清,利息部分可以再商量。
双方就差利息细节没敲定,执行和解协议眼看就要达成。可李老板心里憋着股气,觉得张总拖了这么久,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他私下找到法官,坚持要把张总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要求将张总的照片和信息公布到网络曝光平台上。
法官反复劝说,告诉李老板张总还款意愿很强,这样做可能会激化矛盾,可李老板态度坚决:“他欠我钱还有理了?就得让他丢丢人,才能乖乖还钱!”
当张总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失信信息和照片被公之于众时,整个人都懵了。
他本来已经凑齐了 10 万首期款,还和几个客户谈好了合作,就等资金周转开按时还款。可信息一曝光,客户当场取消合作,亲戚朋友也纷纷打来电话询问,他觉得自己彻底没了尊严。
“这个账我认,钱我也打算还!” 张总拿着那份被撕烂的还款计划找到法官,红着眼眶说,“他起诉、申请强制执行,我都认,可他把我照片放网上曝光,我忍不了!现在一分钱我都不会给了,拘留我也无所谓!”
好好的和解协议就这么黄了。
李老板得知消息后,当场愣在原地,等反应过来时追悔莫及,可再找张总协商,对方根本不愿意见他。
执行法官也很无奈,只能按流程继续执行,可张总没了收入来源,名下也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李老板的 30 万欠款彻底成了 “悬空账”。
作为一名专业从事不良房产处置的人士,接触太多的债务纠纷,每年都要和数百位客户深入沟通,从他们的故事里,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可逼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这年头,有主动还款意愿的被执行人比黄金还珍贵。与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图一时痛快,把对方逼到绝路,不如各退一步,通过和解挽回大部分损失。毕竟,拿到手里的钱,才是最实在的。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选择哪一种处置方法,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