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诗画|桂花香的诗意与烟火气

今天家属在阳台上冲我说:“是不是桂花香啊?”我回答:“怎么可能?还这么早。”他说:“你过来闻闻。”我一走到阳台,果然,那

今天家属在阳台上冲我说:“是不是桂花香啊?”我回答:“怎么可能?还这么早。”他说:“你过来闻闻。”我一走到阳台,果然,那股熟悉的甜香!不禁感叹:“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又是一年桂花香了。”

花卉画册 清桂花 清 恽寿平

岁月流逝,物候常新是平凡日子里的一点诗意惊喜。而桂花,是最有存在感的。也许,因为忙碌,你不会去公园看荷花,不会去看菊展,不会注意到小区的桂花树上,已经缀满了满天繁星一般的小花。

花卉画册 清桂花(局部) 清 恽寿平

可桂花的香味总是飘得那么远,仿佛在向你呐喊“我来了!”你不禁深呼吸,感受这充盈着甜香的空气,感叹:“桂花香了。”“桂花香了!”桂花飘香的日子,身边的人都在这么说。

花卉画册 清桂花(局部) 清 恽寿平

就是这么香嘛,香得满满的烟火气。

谁没吃过桂花糖芋头?我记忆中对于桂花可以吃的认知是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厂办的幼儿园,很小,但有棵桂花树。有小朋友把手拍铺在桂花树下,放学的时候便落满了桂花,裹起来带回家去。我也学样。我带回家的桂花有没有煮糖芋头?忘记了。可桂花糖芋头的味道很难忘,到底和没桂花的不一样。据说鲜桂花配糖芋头最好。

桂花轴清  蒋廷锡  台北故宫博物院

立轴 绢本 设色 172.8x74.5厘米

在散文《故乡的桂花雨》中,琦君提及“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读到此,我就想起小时候用手帕裹落桂花的情景。

清雍正瓷胎彩漆桂花露小罐

《红楼梦》中的“木樨清露”,我小时候,一直想象它的味道,是像“桔子露”一样,一两勺能冲一大碗吗?

读到林清玄散文《菊花羹与桂花露》里的文字:“桂花露是秋天桂花开的时候,把园内的桂花全摘下来,放在瓶子里,当桂花装了半瓶之后,就用砂糖装满铺在上面。到春天的时候,瓶子里的桂花全溶化在糖水里,比蜂蜜还要清冽香甘,美其名曰‘桂花露’”

这大概就是“木樨清露”吧?不过,我一直没有试,要从秋天等到春天,这么漫长的等待总怕出错。想想特浪漫,还是留着念想吧。

写生花卉册图 清  蒋廷锡  台北故宫博物院

册(折装‧方幅式) 绢本 25.8x31.8厘米

桂花用来做点心的风俗,南宋就有记载,《山家清供》:“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舂粉,炊作糕。”那时叫做“广寒糕”宋代科举时,士人互赠此糕,取“广寒高甲”(月宫折桂)之吉兆,象征科举及第‌。

后来,“广寒糕”演变为“桂花糕”,各地都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特点。如今,凡是制作中式糕点的品牌,没有不做桂花糕的。

桂花糕和桂花乌龙奶茶

现代人对桂花的口感不会陌生,没有哪个奶茶品牌没有桂花系列,一入秋,便成了主推。

这就是桂花的烟火气啊,来得轰轰烈烈,一直到初冬才渐渐隐去。可它,同时还有着仙气。

嫦娥执桂图 明 唐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立轴 纸本 设色 135.3x58.4厘米

谁让它是来自月宫的花呢?宋代杨万里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花月兔图扇页 清  李世倬  故宫博物院

折扇 纸本 浅设色 16.7x49.4厘米

小时候读到“吴刚捧出桂花酒。”我只知道嘴馋桂花酒的滋味。后来知道,吴刚一直在月宫砍高达五百丈的桂树,而桂树随砍随合。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量!所以民间传说中,桂花又有“吉祥昌盛与家族荣耀”的象征含义。哈哈,说它仙吧,它又有着那么多世俗的美好寓意!

月宫单片图近现代  溥儒  台北故宫博物院

镜片装 绢本 设色 38.6x25.8厘米

“蟾宫折桂”更不必说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都有着这样的调侃。

87版红楼梦剧照

李清照称赞桂花,认为它无须艳丽的颜色,凭香气就位列名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其实是赞扬了君子不媚世俗的高洁精神。

清代诗人厉鹗在《东城杂记》中记载杭州满觉陇“秋时,人就树下设席宴客,花落杯中,香沁心脾。”《浮生六梦》也记载:“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惟姜酱不就味。”可见,桂花树下,是当时文人们流行的宴会佳处。宴会中,看着风摇桂枝,一朵朵星星般的桂花落入杯子。喧嚣热闹中,又是极致的幽静。落下的仿佛不是桂花,而是“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

桂花书屋图 明 沈周

这是沈周的桂花书屋图。文人墨客都以桂花香为雅。我不禁得意,我居住的这个普通的小区里也有不少桂花树,我家不就成了沈周的桂花书屋吗?真是“桂花飘香”不需一分钱买!

这就是桂花啊!有着世俗的烟火气,又有着出世的空灵。我一边临摹着《桂花图》,一边点了一杯桂花乌龙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