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劳枝数到三”的女主播在直播中多次模仿2023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劳荣枝在法庭上的发言,引发网友强烈反感。这场引发众怒的直播发生在11月7日,该主播不仅使用了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昵称,更在直播中直接模仿劳荣枝当年的法庭辩解姿态,试图以此吸引关注。

这并非首次有网络博主试图通过模仿劳荣枝博取眼球。早在2020年,就有一位粉丝近7万的“颜值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所谓“劳荣枝模仿秀”照片并配文“像不像”,当时也遭到网友猛烈批评,最终被平台禁言处理。历史重演,表明网络生态中始终存在试图通过挑战底线获取流量的投机心理。
直播事件迅速发酵,网友的愤怒情绪如潮水般涌来。“毫无底线,为了流量什么都敢做!”“罪犯是不能娱乐化的!”这样的批评声充斥着相关话题的讨论区。许多网友直言,这种对重大刑事案件罪犯的模仿行为,不仅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二次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衅。

部分网友进一步呼吁,除了封禁账号外,还应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有网友提出“应该让她身份证号长期不可以再直播”,甚至建议“至少应该行政拘留并公开警情通报”。这些声音反映了公众对网络乱象的深恶痛绝和对清朗网络空间的迫切期待。

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平台方迅速采取行动。11月7日17时许,有记者发现涉事女主播账号已被禁言,账号名称和作品均不再显示。当晚,抖音官方通过“抖音黑板报”微博账号发布正式回应,确认涉事账号因“不当蹭热模仿犯罪人员,宣扬暴力犯罪,博取流量”而被无限期封禁。
平台在声明中强调,该行为已严重违反《抖音社区自律公约》,表明了对这类挑战底线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这起事件背后的劳荣枝案本身是一起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1996年至1999年间,劳荣枝与情人法子英共谋,在南昌、温州、常州、合肥四地共同实施抢劫、故意杀人、绑架4起案件,共导致7名无辜者丧生。劳荣枝于202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执行死刑,这一案件因其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对于这种模仿犯罪分子的行为,光明日报曾发表评论指出,娱乐应有基本的是非观念,遵守法律、符合公序良俗是最起码的要求,不能美丑不辨,以耻为荣。评论强调,没有底线的蹭热点只会成为“毒流量”,社会议题的泛娱乐化会消解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规则的尊重。
在流量为王的网络时代,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内容底线的深刻反思。不少网友表示,平台此次果断封禁的做法值得肯定,希望其他内容创作者引以为戒。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追逐流量不能没底线,任何试图美化罪犯、消费悲剧的行为都不该有生存空间。”这种共识正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让企图通过挑战法律与道德底线博眼球者无处遁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