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提醒:供暖季小心干燥性鼻炎

一到供暖季,很多人就会出现鼻腔干痒、结痂、打喷嚏,甚至偶尔鼻出血的情况—— 这大概率是 “干燥性鼻炎” 在作祟。供暖后室

一到供暖季,很多人就会出现鼻腔干痒、结痂、打喷嚏,甚至偶尔鼻出血的情况—— 这大概率是 “干燥性鼻炎” 在作祟。供暖后室内湿度骤降,鼻腔黏膜失去水分滋养,屏障功能受损,细菌、过敏原更容易入侵,尤其老人、儿童和鼻炎患者,更容易中招。今天就帮大家理清干燥性鼻炎的关键信息,教你用简单方法做好防护,让鼻腔在供暖季也能保持滋润。

一、先识别:干燥性鼻炎有这些典型信号,别误当普通感冒

干燥性鼻炎的症状集中在“干燥、不适”,和普通感冒有明显区别,对照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 核心症状:鼻腔干燥、鼻痒,总忍不住揉鼻子、挖鼻孔;鼻腔内有干痂,清理时可能伴随少量鼻出血(鼻黏膜干燥脆弱,容易破裂);

• 伴随症状:嗅觉轻微减退、鼻腔有灼热感,说话时可能有鼻音;部分人会因干痂堵塞鼻腔,出现轻微鼻塞,但不会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鼻涕(普通感冒多有流涕、发烧);

• 发作特点:供暖开始后症状出现,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湿度后,症状会明显缓解。二、搞懂原因:供暖季为什么容易得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的核心诱因是“鼻腔黏膜水分流失”,供暖季的两个特点正好放大了这个问题:

1. 室内湿度过低:供暖设备(暖气、地暖、空调)会持续消耗室内水分,导致湿度降至 30% 以下(鼻腔黏膜适宜湿度为 50%-60%),黏膜表面的黏液毯(保护鼻腔的 “湿润屏障”)会快速蒸发,鼻黏膜失去保护,变得干燥、脆弱;

2. 室内外温差大 + 通风差: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可能达 10-20℃,鼻腔黏膜频繁在 “温热干燥” 和 “寒冷干燥” 环境间切换,血管收缩扩张频繁,抵抗力下降;加上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灰尘、过敏原浓度升高,进一步刺激干燥的鼻黏膜,诱发炎症。三、核心防护:3 个方法,让鼻腔在供暖季保持滋润

应对干燥性鼻炎,关键是“补水 + 保湿 + 减少刺激”,这三个方法简单易操作,在家就能坚持:

1. 给空气 “补水”:调整室内湿度是基础

• 核心目标:将室内湿度维持在 50%-60%,用湿度计监测(避免凭感觉判断);

• 实用工具:首选加湿器,每天加水时用纯净水或煮沸冷却的水,每周清洁加湿器(用白醋浸泡消毒,避免霉菌滋生);

• 辅助方法:在室内放一盆清水、挂湿毛巾,或在暖气上放湿衣物(利用暖气热量蒸发水分),适合没有加湿器的家庭、办公场所或学校宿舍等;每天开窗通风 2 次(每次 15-20 分钟),既能改善空气质量,又能调节湿度,避免室内过于闷热干燥。

2. 给鼻腔 “直接保湿”:用对方法,快速缓解不适

• 生理盐水洗鼻 / 喷雾: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洗鼻,用等渗生理盐水(0.9% 浓度,温和不刺激),每次冲洗能带走鼻腔内的干痂、灰尘,同时湿润鼻黏膜;若觉得洗鼻麻烦,可随身携带生理盐水喷雾,感觉鼻腔干燥时喷 2-3 下,快速补水;

• 鼻腔保湿剂:清理完鼻腔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滴鼻油或医用凡士林软膏、鼻腔保湿凝胶,滴入鼻腔或用棉签轻轻涂抹在鼻腔前部(别深入鼻腔内部,避免棉签损伤鼻粘膜),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

3. 减少鼻腔刺激:避开这些 “伤鼻” 行为

供暖季鼻腔黏膜本就脆弱,很多日常习惯会悄悄加重刺激,这些“伤鼻” 行为一定要避开:

• 避免暴力清洁鼻腔:不要用手直接抠挖鼻孔(指甲易划伤黏膜,还可能带入细菌引发感染);清理干痂时,先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待干痂软化后,用干净棉签轻轻卷出,或通过洗鼻冲洗掉,切勿硬抠;擤鼻涕时别用力过猛,建议单侧轻轻按压鼻孔擤,避免气流冲击损伤黏膜。

• 远离刺激性物质:室内避免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香薰蜡烛等(含酒精、香精的成分会刺激干燥的鼻黏膜,加重灼热感);做饭时打开油烟机,减少油烟吸入;若家中有人吸烟,务必到室外吸烟,二手烟会直接破坏鼻黏膜屏障,诱发炎症。

• 控制室内温度,避免“过热干燥”:供暖时别把室内温度调太高(建议控制在 18-22℃),温度过高会加速空气水分蒸发,让鼻腔更干燥;夜间睡觉时可适当调低暖气温度,搭配加湿器使用,避免整夜处于 “高温干燥” 环境中。

• 调整饮食与作息,减少黏膜负担:少吃辛辣、油炸、过咸的食物(如辣椒、炸鸡、咸菜),这类食物会加重身体“干燥” 状态,间接影响鼻黏膜;多喝温白开水(每天 1500-2000ml),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为鼻黏膜提供滋养;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降低身体免疫力,让鼻黏膜更易受外界刺激。

• 外出做好“鼻腔防护”:冬季室外寒冷干燥,出门前可使用鼻腔保湿剂,或戴上棉质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若遇到雾霾天,选择 N95 口罩,减少灰尘、颗粒物吸入,避免加重鼻腔干燥和炎症。四、注意: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护理 1-2 周后,症状仍没缓解,或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 鼻出血频繁(每周超过 3 次),或出血量较多、不易止住;

• 鼻腔内有大量黄绿色脓痂,伴随明显臭味、剧烈头痛;

• 嗅觉明显减退,或出现鼻塞加重、咳嗽、咽痛等症状(可能合并鼻窦炎、咽炎)。

总结:供暖季护鼻,“保湿” 是关键

干燥性鼻炎看似小问题,却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诱发其他鼻腔疾病。供暖季护鼻不用复杂操作,核心就是“让空气湿润、让鼻腔保湿、减少刺激伤害”,坚持用加湿器调湿度、生理盐水洗鼻,避开 “伤鼻” 行为,就能有效减少不适。

记住:鼻腔黏膜的保护需要长期坚持,从供暖开始就做好防护,才能避免干燥性鼻炎找上门。

【温馨提示】本文防护方法仅适用于干燥性鼻炎的日常护理,若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其他类型,需结合对应病因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