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聊一聊什么是退行?
当我们遭遇挫折之时,往往不自觉退回到心中熟悉的领域,或者采用过去熟悉的行为模式去处理问题;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境,以此降低个人焦虑。
做了一段时间咨询,终于鼓起勇气改变自我,开始采取行动,可是一碰到难题或者坚持不了几天,又回到过去的思维,感受和行为习惯。
要了解到短暂的退行是正常的,整装之后再出发;我们每个人都是曲线式进步,螺旋式上升的。
一个人遇到了车祸,在医院做了手术;虽然躯体得到复原,内心总是担心,期待待在医院里面,不敢回到现实生活;害怕承担成人的责任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安,由此退行到了孩子般的依赖。
“躯体化症状”也是退行的一种形式,当内心压抑的时候,必然要找到一种宣泄的出口;而你的身体就承担了出口的作用。
我们在感到生气的时候,常常有各种躯体化表现,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感到头晕眼花。
成年人已经具备用语言来表达不满,但仍然退至用“前语言期”,用躯体来表达,这就是退行。
这里说一下“疑病症”和“躯体化”的区别:
1.疑病症:对可能会产生疾病表示担忧,比方说要做体检了,担心查出什么问题。
2.躯体化:由于心理因素,已经产生的症状,比如胃不舒服,心脏跳得厉害;是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不舒服。
“疑病症患者”会反复唠叨与治疗无关的身体疾病,期待引起他人的重视,始终把自己切换到病人角色来应对来自生活中的不快。
最后,退行就退行了,这是无法凭意志控制的;可以允许自己有短暂的混乱,与表现没那么好的过渡期。
但同时要认识到,退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成熟的行为会将困难加重;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理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