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战场上,刀枪无眼,夺取一个战士的生命容易,但必胜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却坚定不可转移,而战争的胜负关键也正在于此,红军师长彭绍辉就是靠着不怕牺牲的一腔忠勇走到了开国上将的位置。
1978年4月25日,彭绍辉上将因病逝世,终年72岁,夫人检查遗体时却发现异常,当即要求中央解剖找出真相。

彭绍辉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西乡西二区上七都一个雇农之甲,15岁他便开始帮助父亲耕地种田,父亲去世后,彭绍辉到地主家做长工直到20岁。
1926年,湖南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湘潭县更是搞得轰轰烈烈,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在农村普遍组织起来,彭绍辉受二哥,三哥的影响,也参加了农民自卫军。
1927年5月,军阀许克详在湖南长沙发动叛乱,大肆镇压农民运动,茫然中,彭绍辉想到了自己崇拜的家乡英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毛主席。
几个月前,毛主席考察湘潭农民运动时到达瓦子坪,在集会上讲述农民协会的事情,会下,毛主席还和彭绍辉单独交谈过,鼓励他好好干,“找毛主席去,到外边革命”只有21岁的彭绍辉满脑子只有这一个想法。
彭绍辉一路从瓦子坪赶到韶山再辗转长沙,武汉,却一直没有找到毛主席,8月,在武昌街头走投无路的彭绍辉,报名到湖南军阀何健的部队当了兵。
1928年,彭绍辉成为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的部下,并在同年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平江起义的参与者之一。

1930年夏,毛主席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而彭绍辉已经成为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彭绍辉的愿望得以实现,成为毛主席麾下一员年轻骁将。
不久后,彭绍辉带兵打仗,霹雳山之战中,彭绍辉被一梭子弹击中左臂,由于失血过多,不及时截肢就会有生命危险。
当时,医疗设备非常简陋,并且没有配备麻药,彭绍辉却安慰身边的同志:“你们听说过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吗?关云长在刮骨的时候,还在下棋呢!”
彭德怀得知彭绍辉不打麻药截肢后,立即惊呼道:“彭绍辉真是第二个关云长”,截肢之后,组织上准备安排他到后方工作,彭绍辉态度非常坚决:“我虽然没有左臂,但还是右臂,而且还很年轻,还能同敌人进行战斗,只要国民党反动派不消灭,我就不离开部队,不离开战场。”
之后独臂将军彭绍辉先后参加了红一,四,二方面军的长征,厉时24个月,长途跋涉数万公里,三次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三个方面军长征的浴血奋战和艰难困苦,亲历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1940年春,彭绍辉任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后兼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1年,彭绍辉奉命到天水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接到命令后,他立即在天水成立筹建处,尽管公务繁忙,身体状况不行,但彭绍辉的写作一直未曾停歇。

从打仗到工作,彭绍辉一刻也不想停下,不管是什么任务都坚持做到最好,1970年,彭绍辉在体检时被发现患有主动脉血管瘤,由于瘤子已经很大,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而他却泰然处之,照常坚持大量繁重的工作。
为此,彭绍辉表示:“当天的工作一定要当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我身上有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得趁爆炸的时候多干点。”
1978年4月24日,72岁的彭绍辉因为胸痛到医院检查,就算疼痛难忍也依然记挂着自己的工作,从上电梯到病房的路上反复叮嘱,“今天文件没有处理完,要回家去”,直到身边人答应第二天一定把文件送给他,才勉强同意住院,当晚,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与世长辞,终年72岁。

然而彭绍辉逝世后,夫人张纬在检查遗体时发现异常,她认为彭绍辉本身有患有主动脉瘤,是不可能患上胸膜炎的,再加上确诊胸膜炎后,仅仅几个小时,丈夫就去世了,时间太快,经过再次检查,最终确定彭绍辉将军的死因,是死于夹层动脉瘤破裂。
得知真实情况,张纬也是泣不成声,彭绍辉将军将自己的臂膀留在了战场,把不畏牺牲,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留给了后人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