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电厂烟囱加固项目圆满竣工 工业结构安全升级

一、施工筹备:科学诊断,定制加固方案1. 技术方案定制病害诊断: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 “全维度健康体检”,采用超声回弹
一、施工筹备:科学诊断,定制加固方案1. 技术方案定制

病害诊断: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 “全维度健康体检”,采用超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测强度仅达设计值 75%)、钢筋探测仪定位锈蚀区域(主筋锈蚀率最高达 30%)、全站仪监测倾斜数据(最大倾斜量 18cm),结合有限元分析确定 “筒壁加固 + 基础补强 + 顶部防风” 综合治理方案。

工艺选型:针对烟囱 “高空薄壁、受力复杂” 特性,选用 “碳纤维布环向包裹(增强抗风性能)+ 灌浆料修复裂缝(恢复结构整体性)+ 锚杆静压桩加固基础(提升承载能力)” 组合工艺,其中碳纤维布抗拉强度

3500MPa,灌浆料 28 天抗压强度≥60MPa,满足《烟囱加固技术规程》CECS 248 标准。

2. 资源统筹部署

设备投入:配备 8 套智能升降作业平台(承重 800kg,可随筒壁直径自动调节)、高压灌浆机 6 台、碳纤维布专用张拉设备 4 套;引入激光测距仪、裂缝观测仪等实时监测设备,确保施工精度。

人员培训:40 名施工人员参与 “高空结构加固 + 特种材料施工” 专项培训,重点掌握碳纤维布粘贴工艺、灌浆压力控制及高空作业安全规范,通过实操考核与安全培训后上岗。

二、施工攻坚:高空结构的精密加固1. 基础补强:筑牢 “地下根基”

采用锚杆静压桩技术,在烟囱基础周边对称布置 16 根直径 300mm、长度 15m 的预制混凝土桩,通过锚杆反力架将桩体压入地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达 2000kN。压桩过程中实时监测基础沉降,累计压入深度误差控制在 ±5cm 内,最终基础承载力提升 120%,满足后续加固需求。

2. 筒壁修复:重塑 “空中脊梁”

裂缝处理:对 0.2mm 以下微裂缝采用表面封闭法,涂刷环氧树脂胶;0.2 - 0.8mm 裂缝采用压力灌浆,注入改性环氧灌浆料,待固化后打磨平整,裂缝封闭率达 100%。

碳纤维布粘贴:按 “基层处理→底胶涂刷→碳纤维布张拉→面胶覆盖” 流程施工,每 2 层碳纤维布之间错开搭接 20cm,环向包裹时施加 0.015mm/m 预应力,确保与筒壁完全贴合。经检测,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强度达 4.8MPa,超出规范要求。

3. 顶部防风:抵御 “高空侵袭”

在烟囱顶部 20 米区域增设 3 道环形钢圈梁,采用 Q345B 钢材,截面尺寸 300mm×200mm,通过化学锚栓与筒壁锚固。钢圈梁安装时控制轴线偏差≤3mm,焊接质量经超声波探伤检测,一级焊缝合格率 100%,有效提升烟囱抗风等级至 12 级。

4. 安全管控:立体防护,全程监测

作业平台设置三重防坠落系统(安全绳 + 限位器 + 防倾斜装置),配备风速传感器(≥10.8m/s 自动下降);下方设置 100 米警戒区,安装防坠网;每日施工前进行设备检查与安全交底,开展安全培训 ,应急演练 ,实现零事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