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关键节点。“十四五”期间,渭滨区锚定“科技创新引领智能制造”核心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轴、聚智人才为翼、项目驱动为基,三维协同发力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区域工业经济质效双提升,一幅“智改数转”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展开,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工业基础。借此之际,“聚焦新质生产力 探寻渭滨新动能”专家媒体调研行活动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顺利举行,旨在深入挖掘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展现渭滨区在新兴产业布局与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为。

本次活动由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宣传部主办,凤凰网陕西频道承办,邀请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深入渭滨区传感器(西安)科创中心、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新福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




“飞地”模式,打破资源壁垒。11月6日,调研首站走进位于西安的渭滨区传感器(西安)科创中心。作为一块精心打造的“研发飞地”,该中心成功打破了渭滨本地科创资源的限制,实现了“西安研发、渭滨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这里不仅是链接高端人才与技术的“前哨站”,更成为项目孵化落地渭滨的“桥头堡”,展现了渭滨区以开放姿态主动融入更广阔创新网络的战略眼光。



“智造”升级,重塑传统优势。11月7日,调研团走进宝鸡,深入感受渭滨区在智造领域的澎湃动能。在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道岔分公司的“数智化工厂”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悉,它已成为推动我国铁路道岔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时代标杆,正助推这家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深走实。随后,在宝鸡市新福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团深入生产车间,了解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增材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目前,公司凭借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精尖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应用推广。




在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调研团走访了陕西立邦软件、宝鸡华信诚电子科技、陕西翼迅电子信息科技等高科技企业。从赋能传统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服务于智慧城市的综合解决方案,再到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智慧畜牧大数据云平台,园区内企业百花齐放,共同构成了一个活力迸发的数字经济生态圈,成为引领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实地调研后举行的“新质生产力主题座谈”上,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赵鹏鹤博士、宝鸡文理学院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院级大创中心主任、副教授张磊,企业代表与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目前,渭滨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已超800家,2024年全区产值突破11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7%。


此次调研行不仅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未来发展的蓄力展望。从西安的“创新飞地”到宝鸡的“智造工厂”与“数字园区”,渭滨区以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步伐,勾勒出一幅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加速的生动画卷。面向未来,渭滨区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生态,让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持续驱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