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以美之名》主角原型协和龙笑:医生的脸面是医术

“整形医生可能更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为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为每个患者的需求都不一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整形医生可能更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为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因为每个患者的需求都不一样。”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 龙笑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

作者 |杨杨杨

我国首部医美题材电视剧《以美之名》主角姚晨饰演的乔杨医生原型正是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龙笑医生。

姚晨说在剧中连走路双手插兜的姿势都是在“照抄”龙笑。

第一次见到龙笑是在协和西单的大门口,姚晨直观感受到龙笑的三个特点:严肃、帅、直接。

“第一次见龙笑的的时候她非常严肃,特别帅地踹着兜,穿着白大褂走出来,龙笑说了一句,跟我来吧,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姚晨说。

姚晨用了3个月时间跟着龙笑在协和医院进行“实习”,努力塑造一位整形医生“医学民科”。

龙笑说:“医生救一个人,剧可改变数人的认知。”

1

一个医生的脸面是医术

“医生的脸面是医术。”当45岁的姚晨握着手术刀说出这句话时,龙笑在从态度到行为践行这句话。

在国内医学“天花板”学府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学习的8年里,龙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瘢痕的综合治疗及修复重建外科。

龙笑在提升自己医术的路上从不停歇。2010年,龙笑在台湾长庚医院接受显微外科培训,2013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及MD Anderson肿瘤中心学习,专业方向为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龙笑的专业特长为急诊外伤的救治及常规整形美容手术。

在剧中,乔杨为先天面部畸形“恐龙女”做好了面部修复手术,在现实中,龙笑为后天因素造成小腿骨折的男患者保住了他的腿,也保住了他的家。

“大夫,求求你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我的腿,因为如果没有了腿,我这个家就散了。”一位而立之年的农村已婚男患者见到龙笑后说的第一句话。

这位患者自身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开拖拉机时不慎翻车,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骨缺损,后期又合并了骨髓炎。

走了多家医院去看病,患者得到的答案都是——截肢。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龙笑邀请其他学科会诊,请免疫科为患者调整了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案,请感染科有效控制了感染,再经过骨科、整形外科前后四次手术,最终保住了患者的腿。

▲龙笑在工作中

跟剧中乔杨与“恐龙女”的对话一样,医患联手才能对抗疾病。

龙笑会深入浅出地对肿瘤患者说:“肿瘤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治疗的目标就是把它打败,而为何手术完了还必须继续吃药或者放疗、化疗?那是因为手术只是消灭了‘敌人的主力部队’,但是还有一些‘游兵散将’需要用其他方法把他们控制住。”

“在疾病面前,医生与患者都是参与者,我只不过是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意见。”很多时候龙笑都在跟患者强调这句话。

2

你的整形安全官已上线

让龙笑尤为痛心的是那些因一心想变美而惨遭毁容的求美者们。

一位和龙笑年龄相仿的80后女士在门诊中求助龙笑:“医生我的脸还能好吗?”

这位患者在违规一个机构中,注射了不明注射物,导致半个脸都溃烂。龙笑用了多次手术,帮她一点点去除掉非法的注射物,一点点修复她原来的模样,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龙笑问这个患者当时为什么那么冲动?走进那家连牌子都没有的房间去接受这样的一个注射?

当时在这位患者的家庭中,婚姻出现了问题,她会认为是不是由于自己容貌的衰老。导致了婚姻的问题,所以希望通过整形,来挽救自己的婚姻关系。

一个健康的社会关系,一个良性的正反馈,从来都不是依靠一个单一的答案。

“这些年作为评审专家,我也曾经看过好多由于美容手术,最后不幸去世这样的案例,其实有一些是接受了不当的麻醉,比如在完全不具备麻醉资质的场所,接受了一个全麻的手术,可能仅是由于全麻药品的过量,导致呼吸抑制,最后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龙笑说。

一个合理的对美的认知,对求美的过程极其重要!龙笑会思考,有的人能得到事后补救,但有的人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作为医生还能做点什么?

看过太多对变美有错误认知的求美者,她做的不能只是去在事情发生了之后去补救,她还要去做防患未然的动作,让求美者安全变美。

龙笑给自己起了她人生的第二个名字——整形安全官。从2021年8月起,在工作之余,龙笑不遗余力地做医美科普,如今作品已达540多篇,在30万粉丝的心里种下了科学求美的种子。

这些科普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切开了社会对医美的刻板印象,也缝合了医美专业与大众认知之间的裂缝。

龙笑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女孩子早上起来之后,差不多花两个多小时化一个浓妆,化得很不像自己,之后用一些软件自拍照片,把照片p图后美美地发到朋友圈里去,获得点赞,每天的生活有大量的时间在消耗在其他人对自己的 这样的脸的赞扬当中。

龙笑强调:“我们并不能只生活在我们美拍之后的照片里,更多的在生活中我们的脸的功能是为了和其他人去交流,更多的是在整形之前一定要想到我们的脸不仅仅是一张精致的照片上美的脸,同时在生活中表达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对于“换脸”手术来说也是这样,让重新换过的脸能够表达患者的表情之后,医学上才认为这个脸真正地既有了形态又有了功能。

龙笑说:“我还记得我在刚刚当整形科医生的时候,有求美者拿着明星的照片走进诊室说,医生我就想变成他的样子,随着大家认知观念的不断成熟,这样的求美者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知道的时候,医生在我的基础上,我怎么样才能变得更美。”

3

龙笑标准背后

她不只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老师

早上7点多到科室查房,8点就开始手术、门诊,其实临床只是龙笑工作的一部分,科研与教学任务占据了她大半的时间。

“在协和,大家一直相信,如果将临床比作一只鹏鸟,那么教学和科研就是它腾飞的两个翅膀。”龙笑说。

龙笑从实习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前辈们学习床旁教学,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

“相比国外,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都特别强,医生救治一个患者的时候,其实背后是在帮助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龙笑说。

“有时候,你可能并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却对他的文章记忆犹新,因为你在做科研查文献的时候,拜读过人家的文章。”龙笑说。

在龙笑看来,教学能让所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而科研则可以让自己与更多的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从学生到龙笑教授,如今的博士生导师在教技术,更是在教沟通。

有龙笑的学生坦言:“龙主任教学时,连病历中的标点符号都要较真。”

这种严苛的标准,正是协和整外团队的日常,手术台上的一点微小失误,可能足以对患者造成终生的阴影。

最早的美容外科协会的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的技术能够帮助那些受到损害之后毁容的人,恢复他们的容颜,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帮助那些仅仅因为岁月因为时间而摧残变得更老的这些面容呢?”龙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在教学中,龙笑会强调:整形美容的技术是为了帮助我们的每一个求美者变成更好的自己。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整形专业是为了恢复那些被损害的容颜。在过去在古印度有一种非常痛苦的刑罚是要把人的鼻子割掉,这导致了这个人在走进社会的时候,完全没有办法和其他人去面对面去交流,古代的医生就发明了把额部的皮肤转移下来,重新去做了一个鼻子。额部皮瓣鼻再造的手术其实经过不断的改良之后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1921年开始有更多的医生开始把这种能够恢复人正常容貌的方法,用在了帮人们变得更美当中。

龙笑依然传承着老协和的传统“任何一位患者,都希望得到医生的关爱。”

龙笑说:“‘美’只是一个形容词,美在中西古今都有不同定义,美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它有千万种样子。

在教学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龙笑的诞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