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80后,打小就在湖南娄底山区长大,大山可以说就是我家。小的时候经常放牛、砍柴,满山跑,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大山里各种美味的野果了。例如夏季可以吃各种蔷薇科植物的泡,还有茶片。到了秋季可以吃金樱子、野葡萄、南五味子、八月瓜、毛栗子、野柿子等等。

而笔者作为一名植物科普博主,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野果,可以说是很多湖南人都吃过,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野果,它就是南酸枣。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重温这种听到名字就流酸水的野果,现在进入深秋,南酸枣已经成熟,如果你也喜欢吃,那么不要错过了。

认识南酸枣、了解南酸枣
很多人听到南酸枣,以为它是枣子,其实它和我们熟知的红枣并不是一个东西,甚至是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和北方非常有名的酸枣也不是一个东西,同样没有“血缘”关系。南酸枣,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南酸枣,只有长江以南地区才有,湖南尤为常见。第二点,它非常的酸,作为湖南人。听到南酸枣,就像听到杨梅一样,止不住的流酸水。

另外南酸枣外形酷似红枣,所以便有了南酸枣之称。事实上南酸枣之所以不叫酸枣,而是叫南酸枣,还有一重用意,那就是为了区分北方的酸枣。元代柳贯的《打枣谱》中就有记载南酸枣,说:“山枣状如枣而圆,色青黄而味甘酸”,这里的山枣,其实指的就是南酸枣。

南酸枣也叫鼻涕果、五眼果,它是漆树科、南酸枣属高大乔木,高可达20米以上,树龄更是长达数百年。因为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气候环境,且不耐寒,所以野生南酸枣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如湖南、湖北、福建、两广以及云南、贵州等地。
南酸枣的作用和价值
提到漆树科植物,很多人下意识的认为有毒,其实南酸枣是漆树科少数几种果实能吃的植物。不仅能吃,而且还特别好吃,被广泛加工成酸枣糕。很多零食店里的酸枣糕,其实都是以南酸枣的果肉作为原材料加工制成的。南酸枣每年秋季的时候成熟,它的果实由青色变成黄色时就可以食用了。

扒开南酸枣的果皮,里面的果肉是黄色的,有点类似于芒果的果肉。不过南酸枣的果肉是黏糊糊的,含在嘴里非常的酸,其酸度丝毫不逊色于柠檬。不过爱吃辣的湖南人摸索出一套方法,成功的降低了南酸枣的酸度,让它成为了湖南人有名的特产。

具体的方法就是将拾捡回来的南酸枣,蒸熟之后去掉果皮,然后用南酸枣的果肉和蒸熟的红薯泥或者南瓜泥搅合在一起。在加入适量的蜂蜜或者白砂糖,然后晒干或者烘干,就是我们熟悉的儿时零食,南酸枣糕了。喜欢辣的还可以加入辣椒面,吃起来口感酸酸辣辣,特别的开胃。现在每年秋季的时候,还经常能看到很多人在南酸枣树下,大袋大袋的拾捡南酸枣。

南酸枣不仅果肉能吃,它的果核也是个宝贝。和广东的人面果一样,南酸枣的果核顶部有五个小孔,非常具有艺术感,所以南酸枣也叫五眼果。手工爱好者经常拿它来制作手串,不仅好看还非常的有意义。此外南酸枣的果核经过碳化之后还可以用来煮茶或者烧烤,和核桃炭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南酸枣全身都是宝,是一种非常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果树。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南酸枣了解了吗?你听说过南酸枣吗?你吃过南酸枣糕吗?在你的家乡有南酸枣这种野果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