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没想到,薛之谦能让《音乐缘计划2》这首歌荣登飙升榜

《音乐缘计划2》是给薛之谦开了潜力歌曲的绿灯么(开玩笑),演唱的歌曲一首接一首进入飙升榜。第二期《音乐缘计划2》薛之谦选

《音乐缘计划2》是给薛之谦开了潜力歌曲的绿灯么(开玩笑),演唱的歌曲一首接一首进入飙升榜。

第二期《音乐缘计划2》薛之谦选唱的《湖泊》又进入了网易云音乐的飙升榜,仅评论就近6万条。其在《音乐缘计划2》像中了彩票般,每一期都成为热点歌手。

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他每次的选歌都非常大胆,选的都是较有深度的歌曲,同时又能准确演绎出歌曲的主旨和情绪,引发大众的共情。

那么,我就试着分析一下这首《湖泊》。

一、

这是一首非常具象的、有故事感的歌曲,它让主角掉入湖泊,在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周围人的态度,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这样的歌曲,有的人可能非常喜欢,因为会对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揭示和感触,会引发强烈共鸣。

但有的人可能就非常抵触这样的作品,害怕或者说抵触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排斥演唱它,害怕把自己“掏空”。

从薛之谦两周的选歌看,他非常喜欢这种有深度、有共鸣的作品,对歌词的敏感性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综艺中嘻嘻哈哈插科打诨,认真起来时,对作品深度的探测,比任何人都敏锐和勇敢。

所以他选择这首《湖泊》在我意料之中。

同时,这首歌因为是非常具象可感的,在编曲以及演唱上人们较有预期,反而可发挥的空间有限,对准确性的表达反而更高。

所以,这也加大了歌手的表达难度。

二、

前奏起,水的涌动声,BASS低沉的拨动声,整首歌曲阴沉的氛围感就扑面而来。

整个主歌部分的演唱,像是一个垂死之人被众人围观,他困在自己的绝境中,同时他又困在他人的再次伤害中。

特别是每个乐句的尾声,低沉,微弱,凝重,失去了所有反抗的气力,唱出了人处于窒息中的无助无望。

同时,他的演唱又不是死感的,又是有着求生欲的,是处于生死夹缝中的。你会被这种无助感所感染和打动,联想到某时无力的自己。

到了副歌,一声声重复的“湖泊、湖泊、湖泊”像一声声绝望的呼喊,包裹于水的吞噬、声浪的围困、他人的囚禁中。

歌曲创作者对副歌部分的设计,与主歌衔接上非常自然顺滑,以强烈推动感的节奏设计,让主歌部分压抑的情绪进行了释放,对内容的深度进行了升级,我认为非常的高级。

而薛之谦沉浸式的演唱,仿佛他就是那个沉湖的男主角,沉浸于湖泊之中,感受着冰冷的包围、浑浊的抚摸,唱出了不能挣脱困境时的无奈沉默。

让我想到“震耳欲聋的沉默”。

三、

《湖泊》之所以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其实是与人们在生活中的遭遇自动联接,从而引发了共鸣。

“湖泊”是一种隐喻,它是每个人都曾身陷的泥沼,孤立无援,面对危难人人自保,唱的是复杂的人性,善变的人心,同时唱得也是人不可挣脱的困境。

这首歌让我们具体可感地感知到了,我们内心里共同的不安感。让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那个身临其境的人。

加上这首歌曲迷幻深幽的编曲,营造出的阴郁氛围和空间感,以及声浪的层次、结构设计,更加让人沉浸其中无可自拔。

这首作品的原创音乐人在唱DEMO小样时,我就有种隐隐的感觉:作者并非追求传唱度,也不会成为大流行,他只是想把自己内心里的声音表达出来。

但没想到的是,薛之谦强大的演绎能力,将这首作品的“灵魂”唱了出来,通过沉浸式的表达和艺术空间的营造,让它像湖泊一样浸润入人的心灵。

总体上,这首《湖泊》它是通过隐喻的具象感的歌词、阴郁的氛围感的编曲以及克制的沉浸式的演唱,共同构建了一个可供更多人解读的隐喻故事。

而薛之谦,让原创音乐人的艺术野心被看见。同时,通过这首作品,我也发现了薛之谦在音乐探索上的另一个面向。

这或许就是《音乐缘计划2》的意义所在,好的原创歌曲和歌手强强联手,才能让不可能化为可能,让一首好歌曲璀璨盛放。